“十三五”东莞将着重提升民办教育质量 建立教师轮换制度

26.01.2016  11:03

“十二五”期间,东莞教育事业发展虽然成绩较好,但仍然存在着教育综合改革有待加强、新莞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民办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和校际间教学水平不够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有待健全完善等问题。

日前,东莞市2016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东莞过去五年的教育工作情况,布局今年教育改革动向,并印发了《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未来五年,东莞教育将迎来一系列重大改革。

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扩充义务教育学校容纳能力,挖掘公办学位供给潜力,全面实施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政策,比例和财政投入要逐年加大,提升随迁子女公共教育服务需求。通过“积分入学、购买学位、民校提质”三管齐下,整体提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全面推进特色高中建设

开展走班制和选修课等教学管理改革工作。全面实施国家高中新课程,开展特色学科建设、特色文化培育、特色模式办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等特色项目,探索普通高中和高水平大学合作为优秀学生提前引入大学课程,全面推进特色高中和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高中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评估体系,出台激励奖励措施。到2020年,建成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高中,全市每所普通高中要创办2个以上特色项目。

开展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改革试点

鼓励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办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多形式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和集约化办学,实施“公办民校+新办学校”、“公办民校+一般学校”、“优质民校+分校”等办学模式,进一步扩充基础教育优质学位资源。

鼓励新建公办学校(幼儿园)和有条件的镇街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创新办学模式,开展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改革试点,探索政府购买优质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委托学校管理配套制度和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新办学校(幼儿园)和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

建立区域教师轮换制度

创新教师交流机制,把教师交流与职称晋升、荣誉授予、教师奖励等制度挂钩,实现全市师资配置的优质均衡。探索建立区域教师轮换制度、优质学校支援薄弱学校制度、优秀教师片内交流制度等配套制度。

建立校长与教师分列考核的机制,制定符合东莞特点的校长专业标准,建立健全过关职级序列、校长评价、职级晋升、职级待遇、校长培训、校长交流等关键性制度,出台《东莞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健全学校权责清单制度

推进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优化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学校权责清单制度,明确学校的职责和权利边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建设,探索公办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扩大社会参与学校治理。在各级各类学校选择2—3所学校推广东莞外国语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经验。

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

完善学校配套布局,加快出台《东莞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管理办法》,实现新建居住区和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