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局“四个面向”抓实体经济名牌创建

18.08.2014  18:07
  东莞市质监局秉承先行先试精神,创新“四个面向”思路,大力推进新形势下的名牌创建工作。从“五大支柱产业”“四大特色集群”中挖掘、培育、扶持、保护和发展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产权、群众喜爱、市场认可、价值提升的名牌产品。目前,全市拥有198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位居全省第三,且100%产生于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91%集中在五大支柱产业四大特色产业。

   一、面向主导产业打造“名牌集群”。 结合东莞五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引导企业争创名牌。全市198个省名牌产品中,181个集中在五大支柱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占91%,巩固了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密度高的地位。其中,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58个、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9个、电子信息制造业26个、家具制造业26个、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15个、化工制造业9个、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8个。

   、面向专业镇打造“名牌特色”。 结合东莞“一镇一品”发展特色,确立“镇街政府+责任部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骨干企业”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将创名牌工作重心向专业镇特色行业倾斜,培育树立更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品牌,构筑优势产业集群。目前,虎门镇、长安镇分别获得“全国服装(休闲服)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资格,大朗镇、厚街镇、松山湖分别拥有毛织类省名牌产品19个、家具类省名牌产品9个、电子信息类省名牌产品11个,名牌聚集效益进一步显现。

   三、面向名牌企业打造服务平台。 面向名牌企业组织举办卓越绩效管理、首席质量官、标准化体系、检验检测、操作技能等培训,为企业培训优秀质量人才;借力新闻媒体、“广货网上行”网站、户外广告牌等媒介,宣传展示东莞名牌产品,扩大名牌企业知名度及影响力;发挥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优势,在产品质量提升、工艺技术改进、标准体系建设、贸易壁垒预警等方面为名牌企业优先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服务名牌企业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强政策引导,市财政对新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15至30万奖励,各镇街也给予配套奖励,近三年,市一级财政累计奖励名牌企业2520万元,是全省支持力度最大、资金奖励额度最高的城市。

   四、面向世界打造金字招牌。 建立名牌产品管理保障机制,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做强一批的方针,完善名牌产品培育、申报、提升、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名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把关,建立名牌企业动态跟踪服务档案,确保名牌企业质量发展效益持续维持在高水平;建立名牌产品竞争机制和退出机制,对存在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的名牌企业依法实施强制退出,面向世界擦亮名牌产品金字招牌。

(东莞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