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已投300多亿治污 与市民期盼有距离

05.09.2014  10:55

  昨日,首届珠三角水交流会上,东莞市长袁宝成(左四)、以色列环保部总司长大卫·莱弗勒(左三)等为启动仪式推杆。(记者 刘媚摄)

  会议:首届珠三角水处理创新交流会 主角:市长袁宝成、以色列国家环保部总司长莱勒夫、200多位水处理行业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

  焦点:东莞累计投入300多亿治污,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仍需投入。

  “这是第三次见面,我们算是老朋友了,所以水污染处理技术要多向你们学习。”昨天上午,首届珠三角水处理创新交流会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之后,市长袁宝成在松山湖凯悦酒店会见了以色列国家环保部总司长大卫·莱勒夫。当听到对方自我介绍是海法人时,袁宝成与客人“套起了近乎”,他表示,去过海法,觉得那里的大学特别不错,希望莱勒夫也能帮东莞和海法牵牵线。

  在开幕式上,袁宝成表示,东莞在治污方面投入不少,但还是有水污染问题,老百姓也不满意,因此需要向以色列取经。据悉,东莞这几年在治污方面累计投入300多亿元。

   以色列看好珠三角6000亿市场

  东莞目前有40座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250万吨,处理能力和效果在国内地级城市属于前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处理技术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此次水交流会,来自中国环保部、水利部、清华大学和社科院的100多位学者教授汇聚东莞,给珠三角水域问题会诊把脉。以色列环保部总司长大卫·莱勒夫也带来了20多位以色列企业家出席盛会。

  “涉及水处理的技术,以色列已经获得了多个世界纪录,我们的废水回收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面对袁宝成的求助,大卫·莱勒夫自信满满,他表示以色列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中国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水资源市场,双方存在很大的合作前景。

  中国水资源技术虽不如人,但巨大的市场潜力很受莱勒夫看好。据了解,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9个城市水资源市场,保守估计市场潜力在6000亿人民币左右。

   以大型水务公司明年进驻东莞

  以色列地处热带,国土面积狭小,天然水资源匮乏,但水资源利用和处理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也是著名的水资源巨头公司聚集地,世界大型水务企业米亚和A T Z企业的总部都集中在此。此次水交流会,出席的以色列团队中就包括这两大企业代表。

  昨天的开幕式上,米亚、A T Z以及以色列商会都与东莞中以产业园签订了合作协议。米亚是以色列最大型的水务公司之一,其研究的管道查漏技术属世界先进行列,据悉,签约之后,该项技术最迟明年可进驻东莞。

  同时,一项由东莞水投和中以产业园合作搭建的水产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水谷”也在当天上线。据了解,这个前期投资200万元的平台,以“大数据、大整合、大金融”为理念,旨在为水资源交流各方搭建一个信息、资源的电子网络。

   [专家会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宋乾武

  在莞研究水体5年,专家推介超深度处理技术

  据了解,“水交流会”计划每两年举行一次,以后将永久落户东莞。昨天,100多位来自以色列和国家环保部、水利部、清华大学、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在会场上激辩交流,为东莞水资源处理献计献策。

  “东莞40座污水处理厂,有21座的尾水直接排污运河,这对东莞水域体系考验很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宋乾武曾被环保部派驻东莞研究水体,在东莞生活了5年,并以新莞人自居。他在会议上提出,可以考虑用一种超深度的处理技术来对付东莞的污水,为此作了专题演讲。

  宋乾武剖析东莞水问题时说,东莞的水域主要以运河为主,21座污水处理厂直接与运河相连,造成东莞地表水质堪忧,这对处于下游的深圳和香港影响也很大。虽然东莞在污水处理方面投入不少,也有众多的处理厂,但设备和技术相对陈旧。“国内水处理技术确实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但也有一些先进技能,比如超深度处理技术,关键是看政府愿不愿意投钱。

  据了解,东莞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是按照一级B标准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全部排入地表,进入东莞运河。但是,地表水体如果要满足使用功能必须达到一级A标准才行,而T N (总氮)问题是达到地表水的关键指标。宋乾武所说的超深度处理,则是一项T N脱除技术,效果比较好,但成本也比较高。目前,他正在东莞试验这种技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