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区将试点垃圾分类处理 四街道各选一个示范区

12.06.2014  13:05

  东莞目前的垃圾处理能力如何,能否完全消化城市居民每日生产的垃圾?6月11日,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做客“阳光会客厅”,就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关热点与网友进行互动访谈。据透露,到明年底,清溪、麻涌两座环保热电厂将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清溪、麻涌两座环保热电厂明年底建成

  “南城簪花岭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污水没有及时处理,污水一直流到体育路,不管晴天还是下雨,整个垃圾站周边都是臭气熏天,附近的住户、商户苦不堪言。之前看到有城管过来处理,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6月11日下午互动刚开始,便有网友向到场的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提出身边面临的困扰。针对市民们广泛关注的垃圾处理问题,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城的生活垃圾均是送到市区环保热电厂处理。该负责人坦言,截至目前,市区环保热电厂虽然做到零排放,但在收集、运输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收集点和车辆比较落后,设备老化,出现一些问题,对沿线市民生活带来影响。

  上述负责人透露,市城管局要求镇街要把收集回来的垃圾在5个小时内处理完毕,也会尽量改善条件,减少对市民的影响。如果市民发现有臭味臭气可以通过东莞阳光网向城管投诉,或者通过信访的形式向城管局反映,市城管局会有专人跟进。

  他同时希望相关镇街能够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及时清洗垃圾运输车,不要在收运时出现遗漏,每天清理压缩站。

  据透露,目前,全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除运往现有的环保热电厂及卫生填埋场处理外,其余将近3000吨垃圾仍运往简易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这部分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山区片及水乡片,对此,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清溪、麻涌两座环保热电厂,以解决该部分生活垃圾处理的出路问题,实现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对于上述两座环保热电厂的建设进展,上述负责人透露预计还要18个月时间才能建成,也就是说,最快到2015年底,清溪、麻涌两座环保热电厂有望全部建成,并率先服务于水乡地区。

  垃圾分类补助每户54.75元

  垃圾分类处理是网友关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另一重点。对于这一话题,市城管局坦言还处于起步阶段。

  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垃圾分类在东莞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实施初期,难免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方面,东莞市人口结构复杂,市民群众普遍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也都表示支持垃圾分类,但参与度并不高,能长期坚持的少,垃圾混装现象较普遍;另一方面,东莞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仍有待完善,需加大分类运输设施的投入。

  目前,东莞正计划在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四个街道各选择一个有条件的村(社区)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区。目前,四个街道已成立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基本选定试点社区,正在研究确定合适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模式。

  接下来,市城管局将督促指导四个街道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尽快启动试点社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据透露,为鼓励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东莞已设立垃圾分类试点经费,由市、镇街两级财政按照5:5分担,从2011年6月开始,市财政每年按照161元/户的标准进行补助,同时,镇(街)也相应投入垃圾分类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试点工作。今年开始,市政府将对上述4个街道一次性分别补助80万元,专项用于试点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其余已开展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市财政将按54.75元/户的标准继续进行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