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民体验电力神奇 揭开电力神秘面纱

10.08.2015  12:22

■8月4日,东莞供电局开展社会责任周活动,市民在“电莞家”社会责任基地了解“一度电的旅程” 通讯员 袁绮雯 摄

■市民观看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模型  通讯员 谢瑞广 摄

东莞时间网讯 焚烧一吨垃圾可发电400度,用水果也可以发电……近日,东莞供电局开展主题为“点亮精彩之旅——责任接力,真情传递”的社会责任周活动,邀请了约30名市民体验了电力的神奇。经过一个上午的参观,参观团被环保的垃圾发电方式震撼,感叹于水果发电的神奇,还发现输变电设备原来不会形成电磁辐射,感觉收获很多。

东莞供电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期望通过组织社会责任周活动,让市民走近电网,多点认识供电企业,支持和理解供电工作。”

震撼的垃圾发电之旅

在风景如画的水濂山下有一座发电厂,这就是东莞市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丰环保)。走进里面一看,市民才发现原来这家发电厂是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粤丰环保位于东莞市南城与东城交界处,风景如画的水濂山下,负责东莞市东城区、南城区、莞城区、万江区、高埗镇“四区一镇”的垃圾无害化处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市民参观了厂区立体模型、中控室和垃圾抓吊控制室,详细了解垃圾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垃圾抓吊控制室内,工作人员坐在操控椅上,控制着巨大的抓斗,从脚下容积为20400立方米的垃圾池里抓起垃圾,装入焚烧炉内。垃圾经过炉排的运动在炉排上翻滚下滑,完成烘干、燃烧、燃烬三个过程。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经余热锅炉吸收后,会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看完操控的过程和了解垃圾发电的环节之后,来自韶关的初三学生郑成直呼过瘾和震撼,“没想到垃圾在废物利用后能转化为电能,解决用电问题,垃圾发电过程还非常环保。”

“这里90%都是生活垃圾,我们目前日处理垃圾达1800吨,而每吨垃圾焚烧可发电400度。也就是一天用垃圾可以发电72万度。”粤丰环保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而据供电局工作人员介绍,东莞供电局以节能、环保为出发点,实施节能调度,优先吸纳清洁能源发电,支持垃圾电厂和光伏发电项目,以减少污染物排放。2014年东莞供电局共吸纳清洁能源105389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105万吨,为东莞更多蓝天白云出一份力。

不用担心变电站会有辐射

从粤丰环保出来后,参观团来到了“电莞家”社会责任基地,电力的神秘面纱就在这里揭开。

东莞供电局“电莞家”社会责任展示基地是东莞市首批10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之一。作为“国际制造名城”,东莞市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在企业积极探索工业旅游发展路径的同时,东莞供电局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率先打造电力工业旅游首选目的地——“电莞家”电力展示基地。

“‘电莞家’位于市环保局旁,是一个集客户服务、变电运行和绿色新能源应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的电力工业旅游展示基地。”该局企业管理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称,该基地分别由电力多功能展厅、110千伏园岭变电站和新能源展示项目三大部分组成。

记者随着参观团进入基地,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电动汽车专用的充电桩,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充电桩是用光伏发电。新奇的光伏发电为电动汽车充电吸引了众多参观市民的目光,他们迫不及待要深入探寻更多“电莞家”基地的秘密。

参观团分为A、B两组,记者跟随A组首先参观了110千伏园岭变电站。在现场,A组参观团戴上安全帽,跟随工作人员,听其讲解主变压器等变电站设备如何运转。

工作人员还拿着测量仪器向参观市民展示了如何测试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据介绍,我国输变电设备的频率为50赫兹左右,产生的是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其频率和广播电视、通信和微波的频率105—109赫兹相比,要低得多,不能形成电磁辐射。而现场测试数据显示,110千伏园岭变电站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均在国家限定的安全标准之内。

现场不少学生感叹,“原来变电站不会形成对人体有伤害的电磁辐射,我再也不用担心了。”

水果发电引爆好奇心

一度电拥有千变万化的能力,可以织布约10米、烧开水约8升、供电动自行车行驶约80公里……在电力多功能展厅,工作人员播放视频,向参观团揭开了一度电的神秘面纱。

一度电从发电厂出发,通过高压输送,再经过多次高压变低压。工作人员介绍,“每一度电到达社区后,都要经过配电变压器,把高电压降低到一定电压,再经过配电网络,直接或再降低后送至客户。配电网络深入城市中心和居民密集区,功率和距离一般都较小。”

在展厅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电器装置,向学生们展示着现代绿色环保用电理念。沙田中学的高二学生苏林说:“看完一度电的旅程,我才知道一度电到达生活中要经历这么多环节。以后电脑、电视等家用电器不运行的时候,一定要关闭电器开关或者电源,节约用电。”

参观当天,一项水果发电的实验则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参与。实验桌上放置了两个柠檬和一个青苹果,桌上一个黑色纸盒里放的则是电线、硬币和环形铁片。现场工作人员说:“水果带酸性,相当于一个微型的酸性电池,只要给它装上正负极,就可以发电出来。”

听完水果的发电原理,参观团分成几个小组,开始这个惊奇的水果发电实验。在苏林这组,只见几个组员配合默契,硬币做正极,环形铁片做负极,用电线连接二极管,果然二极管就闪闪发光。

“通过对外开放,基地展示了东莞可靠贴心优质的供电服务,塑造了城市形象名片,而且向公众揭开了电力神秘面纱。依靠基地开设的学生电力课堂更成为电力科普教育典范。”基地该工作人员表示。基地投入运行以来,前来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获得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延伸阅读

东莞首个新能源综合 “样板”项目“上岗”

日前,在“电莞家”社会责任基地,东莞地区首个由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电源、可实现全天候供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展示项目正式建成,并试送电成功。该项目的“上岗”,填补了东莞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维管理业务的空白,标志着该局已全面掌握了光伏系统建设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供电服务的关键业务,也为配合政府推动东莞500辆电动公交年内顺利“上路”以及在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下将爆发性增长的新建光伏项目报装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光伏供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展示项目是东莞供电局社会责任展示基地的展示主题之一,坐落在该局“电莞家”社会责任基地内,由光伏发电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桩两部分组成,是东莞首个同时具备并网供电及离网供电功能的综合系统。该项目从立项、设计、建设到投产,均由该局自主完成。

据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光伏供电系统安装容量达54千瓦,光伏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实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而电动汽车充电桩可直接采用光伏发电系统提供的电力,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端口,并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记金额充电等功能,在不久的将来还可作为市民体验私家车充电和购电服务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