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2.07.2014  18:45

近年来,我们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核心任务,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加快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科技专项“三重”建设,规划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松山湖大学创新城、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三大增长极”,推进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建设“六个东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发展创新型经济,积极创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了高水平崛起的良好开局,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道路。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90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6.6万元,增长9.4%;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2亿元,其中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增长14.8%;进出口总额1530.7亿美元,增长6%,其中出口908.6亿美元,增长6.9%。近年来东莞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中国制造业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等多项荣誉。

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牢固树立打好转型升级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的意识,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狠抓“三重”建设,实施百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出台“1+5”招商政策,举办世界莞商大会,引进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等重大合作平台,组团“走出去”赴南美、俄罗斯、以色列开拓市场,赴北京、上海和台湾拜访重点企业,2013年新引进中集集团等重大项目65宗、总投资927亿元。突出存量优化,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政策体系,突出抓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建立外经贸、海关、检验检疫等与加工贸易企业“八方联网”的管理服务平台,“外博会”升格为国家级“加博会”,全市三分之二的来料加工企业实现形态转变。深入实施百家企业、百亿企业“双百”工程,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增至7家,超50亿元企业增至33家。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和人才东莞战略,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建设松山湖大学创新城,引进北大东莞光电研究院、清华创新中心、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组建5亿元的政府创新引导基金、总规模20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全市拥有21个处于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省级创新科研团队,拥有16个公共创新平台、12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和12个行业性技术创新平台,专业镇数量达25个,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省第三,荣获最具成长性创新型城市称号。

(二)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以建设“六个东莞”为抓手,出台“1+6+X”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两建”工作,着力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形成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制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48条”政策,实施新10亿元融资支持计划,出台减轻企业负担“50条”政策,取消减免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推动中介机构降低服务收费,打破垄断增加企业再生资源收益,为企业减负40.5亿元。制定《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安排101.8亿元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领导走访、专人跟进和跨部门服务等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电、融资等困难以及物业产权等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开展“市民评机关”活动,引入第三方机构测评机关服务质量。对服务窗口进行明查暗访,在全省率先实行行政审批绩效电子监察结果向社会公布,增创政府服务“加一”和综合成本“减一”优势。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出台“莞版”实施意见,提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90条内容和330项改革事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第二阶段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压减55.1%,实现省“有条件地市力争超过50%”的审批事项压减目标。全面铺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市本级不再保留任何涉及市场准入的前置审批事项,创造了在没有地方立法权情况下率先改革的先进经验,改革后基本实现了排队取号不超过5分钟,等候不超过1小时,执照一般在1个工作日内发出,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新增市场主体10.6万多户,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扎实推进后续监管等改革,正式推行网上登记,颁发全国首批电子营业执照。加快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市直部门70%以上的审批事项、60%以上的社会事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出台“1+5”系列政策文件,扎实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推进社区政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80%以上的村基本完成组级经济统筹,村组两级资产负债率降幅为近十年最大,处于近二十年最低水平。推进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开展创建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整合盘活土地近十万亩,有效破解资源要素制约。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制定社会建设“1+7”政策文件,与省社工委共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组建社会建设研究院,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放权目录和购买服务目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项目,完善异地务工人员融入东莞的制度设计,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与此同时,统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公交运营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城市管理体制等改革,改革的协同性、实效性不断增强。

(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的理念,谋划打造东中西三个新的增长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东部的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占地17平方公里,计划投资600亿元,形成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数控装备等关键技术龙头带动、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示范效应,带动我市东部地区发展,目前已经完成了产业规划编制,启动了配套路网建设;中部的松山湖大学创新城通过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的交流合作,集聚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器械、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增强对全市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目前已经动工建设,北大东莞光电研究院正式奠基,清华创新中心、华南设计创新院等公共平台正式落户;西部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上升为省级战略“经济区”,着力在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建设、穗莞合作、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努力打造东莞发展新的“兴奋点”,目前总投资486亿元的20个首期项目顺利推进。创新利益平衡机制,落实财政超收分成、公共管理支出补助、生态补偿、市内“双到”扶贫等政策措施,推进市镇主导开发、兼顾村组利益的统筹发展模式。探索欠发达镇村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开发、“三旧”改造等,带动后进镇村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和穗莞战略合作。

(五)全力保障改善民生。2013年市财政投入229.7亿元发展民生事业,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连续九年提高基本养老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10元。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保卡诊疗一卡通,推行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组建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推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启用东莞职教城,公办中职教育实现免费入学,实施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积分入户入学,普通高考总录取率等四项高考指标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启动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增绿化面积1.2万亩,完成生态景观林带建设96.4公里。深化“平安东莞”创建活动,推进“四化五警”建设,深入开展涉黄、赌、毒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建成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大力推进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建设,率先在省内实现视频接访覆盖到镇街,社会治安环境持续改善,成功蝉联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扎实开展市内外扶贫“双到”工作,大力推进对口帮扶韶关“一园一城七组团”建设以及援疆、援藏工作。

(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省委部署的“5个专项行动”,全面停止新建楼堂馆所,控制和压减镇街财政供养人员,撤并72.7%的考核检查评比表彰活动,压减47%的节庆、论坛、展会活动。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突出选准用好“四种类型”的干部。扎实推动“五好五有”领导班子建设,启动市管后备干部“丰羽强翅行动”和“百名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培养计划”。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推广“阳光雨”党员服务中心,构建园区服务型党组织模式,党代表工作室获评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30个最佳案例之一。稳步推进村(社区)党组织设置改革试点,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加快建设廉洁城市,开展领导干部述责述德述廉“三述”工作,认真查办违纪案件,率先在全省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干部管理,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既是东莞在新的发展平台上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机遇期,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聚力改革攻坚、项目攻坚、效能攻坚,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转型升级、促创新发展、促民生改善、促作风转变,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力争稳步迈过“爬坡越坎”的阶段,顺利突破转型升级的“拐点”,努力开创高水平崛起的新局面。一是实施重点改革攻坚。突出抓好我市先行或承担的国家和省试点改革项目,着力在完善开放型经济制度体系、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构建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开放型经济和产业竞争新优势。二是全力加快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三重”建设,全力打造“三大增长极”,探索建设珠江口东岸现代产业集聚区,力争再引进若干个总投资超百亿元及数十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构建“星月同辉”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散裂中子源、松山湖大学创新城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实施加工贸易“十大增效计划”,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三是扶持发展实体经济。深入实施百家企业、百亿企业“双百”工程,大力发展电气机械、汽车装备、通信设备、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智能终端、云计算、生物医药、新能源、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家具、服装等传统优势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继续办好加博会、漫博会、台博会、科技合作周等品牌展会,打造“东莞制造”升级版。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完善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推动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四是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开展“三旧”改造,从容建设南城国际商务区,加快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合理开发轨道交通站点,完善市镇交通、商贸等功能配套,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城市格局。坚守生态底线,强化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的“美丽东莞”。五是突出改善民生福祉。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突出抓好底线民生,着力解决城市内涝、交通拥堵、垃圾处理、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突出问题,促进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深入推进“平安东莞”建设,完善异地务工人员融入东莞的制度设计,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六是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整治“四风”突出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村(社区)党工委、党代表工作室和“阳光雨”党员服务中心三个平台建设,全面试行镇(街道)党代会年会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党政“一把手”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继续开展“丰羽强翅行动”。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惩治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