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首个儿童相声作品专场亮相都市彩虹剧场

28.03.2015  11:37

首届少儿相声演出,小朋友正在进行相声表演。记者 李梦颖 摄

东莞笑林新秀精彩“秀”口才

东莞时间网讯 “你叫牛顿?哦,明白了,比牛还迟钝”“(甲)我喜欢虎门港的大货轮,(乙)我喜欢松山湖的小游船,(甲)我喜欢大西瓜,(乙)我喜欢小苹果”……

这么些个嘎嘣脆的“小包袱”,不是只有在电视上才能听到哦。3月25日晚,我市首个儿童相声(曲艺)作品专场,在市行政中心广场都市彩虹剧场精彩上演。

虽然下着蒙蒙细雨,现场观众不多,但一众相声小演员依然非常投入,现场演绎的说学逗唱“嘴上功夫”,把观众都逗乐了。

不少节目都是获奖作品

3月25日晚上7点半,由东莞市文化馆主办的第四十六期文化志愿者大舞台迎来了一批“口才”高手、笑林新秀,我市首个儿童相声(曲艺)作品专场,在这里举行。

作为晚会的主角,这些相声小演员,年纪最小的7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全部来自“安冬语言艺术工作室”(我市首个相声曲艺类艺术工作室)。据悉,该工作室由相声艺术家姜昆的弟子安冬老师,在去年7月创办,目前有学员10多人。

本次专场演出的节目,几乎都是安冬老师的原创作品,其中《大与小》《鹦鹉学舌》等相声作品,还获得过全省大奖。

作为我国经典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相声属于喜剧艺术,以“聊天和对话”为主要形式,孩子很容易接受。安冬认为,通过学习相声,有利于孩子锻炼口才,培养阳光开朗的性格,这些或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专业的小演员和敬业的志愿者

当晚,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在场观众并不多。

但小演员们依然倾情演出,轮番上场表演相声、快板小段、故事、贯口小段等,举手投足之间拿捏得非常到位,将相声的基本功演绎得淋漓尽致、活泼生动。这让在场不少人,都大为感动,每个节目下来,都赢得热烈的掌声。

“他们小小年纪,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这么投入,真是相当专业”,观众李小姐如此感慨道。而同样专业以及敬业的,还有现场维持秩序的文化志愿者。他们身披雨衣,尽管观众不多,但仍然热情地给大家指引座位、派送节目单。他们,不知不觉间,也成为了当晚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