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强“经”壮骨组合拳

03.08.2020  08:41

■厚街鼎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制作口罩机 记者 郑志波 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莞经济一度陷入低潮,经过半年的恢复和调整,截至7月,东莞经济全面复苏,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并呈正增长态势。这固然有市场倒逼下莞企自发突围的“自救”,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培育与扶持。日前,东莞助企政策进一步“加码”,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惠企扶持和经济调度的实施办法》(以下称“完善扶持25条”)。

助企撑企15条”“助企复工10条”“优化服务15条”“加快复苏16条”“投资松绑30条”“稳外贸20条”“完善扶持25条”……记者初步盘点了今年疫情以来东莞出台的系列政策,发现形成文件正式下发的便超过了10份,具体政策措施超过130条,形成了政策的“工具箱”,打出了“组合拳”。

东莞为什么会出台这些政策?政策当中有哪些内在逻辑和战略意义?东莞日报记者选取了外贸、金融和投资三个镜像,看政策如何在各个节点改变企业的命运,让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扭转乾坤。

稳外贸: 多措并举助力外贸首次转正

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东莞拥有众多外资外贸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挡在企业面前的第一只“拦路虎”便是开工。

东莞率先发布的政策便对准外贸。2月,按照“出台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工作思路,东莞连续出台“助企撑企15条”“助企复工10条”“莞税20条”等系列政策,从安全生产、企业用工、返还社保费用、加速报备流程等方面减少疫情负面影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东莞永成眼镜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永成公司”)在春节前就接到了不少国内外订单,疫情发生后,公司按照政府的指引和倡议两次推迟了复工日期,终于在2月5日获得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的稳岗补贴。对此,永成公司的老板郑秋亮表示:“政府每出台一项扶持政策,企业就多一份信心!

开工问题解决了,随着疫情的发展,外贸型企业除了面临一般企业的共性问题之外,还要迎接国际市场萎缩、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加等诸多挑战。针对外贸型企业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东莞迅速打出政策组合拳,切实保证全市外贸事业发展。

晓星金融设备(惠州)有限公司有一批ATM机走东莞石龙首发的中欧班列,疫情期间,该公司没有一个订单超期,这得益于东莞海关提升服务和简化审批。

2月初,为解决国际物流不畅的堵点,黄埔海关配套出台了20条举措,隶属的东莞海关也细化了16条具体指引,这些举措包括缓缴滞报金,网上完成审核报批手续,货主“云端”查货等,受到外贸型企业的欢迎。

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如何拓展因疫情而萎缩的市场成为外贸型企业的当务之急。4月出台的“稳外贸20条”明确提出要开拓外贸新市场,打造外贸发展新模式,提升外贸质量效益。如何破旧立新?东莞给出一份特色鲜明的答卷。

第一招是借助互联网“云端”空间搭建线上展会平台。5月13日至16日,东莞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首场线上展,带动本地成交商家数上涨48%,日均交易增长接近100%。另外,市财政安排了50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宣传引流,推动企业上线。

此外,东莞还抓住直播经济的风口,持续帮助企业拓展内销市场。4月份以来举办的“品质东莞,线上绽放”系列电商直播活动超过200场,共有3000多家企业参与,推动线上线下成交超过6亿元。

政企合力之下,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4.9%,实现今年首次转正。不只如此,近日出台的“完善扶持25条”继续为出口转内销、拓展内贸市场解压松绑,新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补贴,倡导企业加强与七大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并设立9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稳金融: 用好用足金融工具为企业精准纾困

自疫情发生以来,多家莞企面临着复工延期、资金回笼困难的问题。要想稳定经济,必先稳定企业,而稳定企业的关键是提供强大完整的资金链,解决疫情期间企业营运资金紧缺的难题。

2月初,东莞出台《关于支持莞企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若干措施》(下称“助企撑企15条”),从敢贷、愿贷、能贷三方面发力,为受疫情影响的优质企业预留200亿元信贷额度,同时下调10%的综合贷款利率,增投10%以上的行业贷款。另一方面,扩大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白名单范围,将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纳入白名单,助力莞企转变生产方向,共抗疫情。

扩大补偿白名单的举措很快便收到成效,据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截至3月底,东莞防控类医疗器械生产应急备案的生产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发出备案凭证的企业共142家,其中口罩企业106家,相关产业初具规模。

针对“助企撑企15条”“助企复工10条”发布后企业反映延期审批、综合减负等问题,2月28日,东莞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  加快惠企政策落实的实施办法》(下称“优化服务15条”),做出整合升级,打造更完备的金融政策工具箱。

优化服务15条”提出,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2020年6月底前,对新发放不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市内银行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受疫情影响严重难以按期还款的企业,可按规定予以展期或续贷。 

疫情深深影响了上半年外贸的发展,针对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轻资产、无可抵押物的特点,4月东莞出台的“稳外贸20条”,提出要引导市内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2020年向符合普惠型小微企业条件的外贸企业新发放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0.5%,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截至5月末,东莞市银行业支持外贸企业各项贷款余额1410.35亿元,同比增长63.74%。其中贸易融资余额647.38亿元,同比增长112.93%。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金融依旧为企业输血供氧。日前出台的“完善扶持25条”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拓宽融资方式,提出支持法人银行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补充资本金,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

稳投资: 重大项目和增资扩产按下“加速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口严峻形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这让外贸大市东莞意识到,实现经济复苏,必须释放投资活力。因此,盘点过去东莞发布的政策,不难发现,促进投资占据了重点角色。

5月15日上午,东莞市强化投资松绑促落地稳增长工作会议召开,印发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投资松绑  加快项目落地  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投资松绑30条”)。同日下午,全市2020年二季度重大项目、增资扩产项目、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沙田、凤岗、南城三个会场同步举行,集中开工项目128个,总投资659亿元。

当天,“世界工厂”涌起创新澎湃动能:广东东唯新材料有限公司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将力争打造成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为36亿元;石鼓亚创智慧新城项目总投资超4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硬件创新中心,引进1000多家企业,创造相关就业岗位超5万个……

投资松绑30条”的另一个主旨是降低门槛,简化流程,从主体、空间、成本、资金、审批、配置等6方面为社会投资松绑、减负,将东莞打造成为投资热土。正恒名车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杜小花为纾解公司资金难题,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高效率的审批服务令她印象深刻。杜小花说:“今天上午就能办结,接下来就是等银行放款了,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上半年我市投资领域实现恢复性增长,据市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27.79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6.2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投资增长26.7%,呈逐月提升态势。重大项目也在年中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9.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8.2%,同比增长32.6%。

政策的利好仍在继续。日前出台的“完善扶持25条”进一步鼓励投资扩产,优化审批服务,对比原有政策,改进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加大补贴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方2020年新增贷款利息支出给予50%、每个项目最高200万元的贴息支持,高出“投资松绑30条”规定的补贴比例和额度。第二是加快审批速度,对2020年底前动工建设且符合投资、税收强度相关要求的企业,经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审批,优先配置用地指标、林地指标等资源要素,享受市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有关优惠政策。

政策“加码”: 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助企撑企15条”“助企复工10条”“优化服务15条”“加快复苏16条”“投资松绑30条”“稳外贸20条”“完善扶持25条”……记者初步盘点了今年疫情以来东莞出台的系列政策,发现形成文件正式下发的便超过了10份,包括了超过130条具体措施。

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帮助企业,这是常态。作为东莞,能够在上半年就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超过10份,形成政策组合拳,是比较少见的,足以证明东莞重商和亲商的政策特色。”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记者表示。

形成政策组合拳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让东莞社会感受到政府重商亲商的政策着力点,形成一定的社会预期。出一个政策文件未必能够产生这种预期,但是出台10份经济政策,效果就可以出来了。”林江表示。

林江表示,单一政策的作用受制于机制体制等众多因素的限制,但是东莞形成了政策组合拳,这本身就显示东莞有意通过多项政策的综合效果,包括从机制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来推进对企业的减税降费、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可以获得贴息等政策的实施能够让东莞企业真正获得实惠,从而形成东莞经济的重要稳定以及推动的力量。

值得提出的是,东莞还及时根据形势调整政策出台的节奏和内容。时至今年7月,东莞在疫情期间出台的助企政策到了一个新阶段,为此东莞全面回顾梳理了其中的不足。“之前我市出台的经济政策,不同程度地存在覆盖面较窄、申报门槛较高、申报流程较长、拨付进度较慢等问题。”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东成表示。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走访企业的具体情况,东莞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会同26个部门研究起草了“完善扶持25条”,并于近日正式出台,东莞的政策组合再添新成员。

形成关怀企业的政策组合拳,也是向东莞社会释放出重要的信号:东莞非常重视企业,也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和优化。”林江说。重商亲商,是东莞这座城市的基因密码。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大招商大引资,推动东莞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成就了东莞变身为全球制造名城的“东莞奇迹”。客商源源不断地来莞投资的原因是什么?在这当中,营商环境,是不少客商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者在采访相关职能部门时一个深刻印象是,在解决复工企业人力资源缺口时,东莞在全国各地上演“抢人”大戏:包车接员工返岗,为新招员工发放千元补助……必要时,基层部门党员冲锋上阵——他们甚至“跨界”去企业生产线当“临时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细节:该局曾用两天时间紧急制定《2020年东莞市口罩设备售后奖补申报指南》,并推动东莞口罩装备产业联盟成立,组织现场兑现财政政策活动。这些举动,让广大企业看到政府支持复工复产、扩大生产的决心,也让政府“真金白银”的财政政策落到急需处。

科学防疫、精准施策,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东莞政企合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动力为行动,在危机中创造机遇,在机遇中赢得发展。

记者 曹丽娟 见习记者 唐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