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成功实现国家级 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04.11.2015  19:16

■松山湖高新区的东阳光药业实验室。(记者 杨泽彬 摄)

东莞时间网讯 在全市上下掀起创新驱动发展热潮的背景下,东莞也终于迎来了首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日前,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东阳光公司”)申请的“抗感染新药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列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东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指标,其申报门槛较高。

首家东莞企业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标志着我市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东阳光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获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将显著提升企业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同时有望推动公司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研发与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加速发展。

已建成4万㎡研发大楼

日前,科技部发布了《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批准建设75个实验室,其中东阳光公司申请的“抗感染新药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赫然在列,就此成为了我市首家获批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东阳光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申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企业在人才团队、技术专利、硬件配套等方面均达到很高的标准,项目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东阳光公司的“抗感染新药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成4万㎡研发大楼,并建有符合欧美质量标准的GLP和GMP规范实验室,拥有20台液质联用仪器、2台核磁共振、400多台高效液相色谱和40多台气相色谱,以及XRD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在线晶型粒径分析仪等多种世界先进的配套检测仪器。同时,还建立了先进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拥有美国化学会、艾斯维尔、汤森路透、德温特等国际最先进的数据库资源。

人才方面,实验室拥有研发人员1200多人,其中硕士及博士占比55%,40多名外籍及海归专家,4名“国家创新千人”,1名国家中青年领军人才。此外,还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顶尖专家学者,研究院形成了特有的“海外专家咨询+海归专家主导+国内人才作战”的研发氛围。

据介绍,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专项12项,省级科技项目7项。

将带动全线业务加速发展

成功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后,东阳光公司将加快推进“抗感染新药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建设P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立天然来源抗菌、抗病毒化合物库等,在现有抗感染药物新药项目基础上继续拓展,丰富完善产品线梯队建设。“首先将推动抗感染新药的研发加速,力争从国内领先迈向国际领先,其次还将拉动医治糖尿病、肿瘤等多个方面的业务提速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近十年来东阳光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驱动发展。在抗生素领域,东阳光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环内酯原料药生产厂商;在抗病毒领域,在研新药覆盖乙肝、丙肝、流感、艾滋病等多种病毒性 疾病 ,其中抗流感病毒方面打破了国外对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垄断,并从罗氏公司获得了“达菲”(奥司他韦)的授权。

到目前,东阳光公司已申请专利1116项,其中发明专利111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47项,其中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43项,授权的国际发明专利104项。研发方面的不断突破,也带来了市场上的节节胜利,目前东阳光抗感染药物已经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其中抗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抗菌药物克拉霉素已经在美国上市,抗菌药物阿齐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等已在欧盟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