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户籍儿童跨镇入学9月前实现 梁凤鸣首谈“慧教育”
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记者 韩成良 摄)
1月9日上午,上任两个多月的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做客电台节目,首次通过媒体与广大市民面对面。节目中她首次公开阐述东莞“慧教育”的教育理念。市民通过电话或网络的方式向其提出160余个问题,其中除家长关于孩子读书的各类问题外,一些教师还提出近期被热议的“教师降薪”、“职称评聘不公”等尖锐性问题。
教育资源
优质教学课件上网 全市师生随时选用
梁凤鸣曾担任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2012年初出任市物价局局长,2014年5月,被任命为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去年10月20日,被任命为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成为东莞建市以来首位女性教育局长。9日,她带领7名市教育局领导做客东莞电台的一档热线节目,与市民“面对面”交流,解疑答惑。
梁凤鸣介绍,东莞目前有1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和近150万的在校学生,300余万名学生家长。学生中包括7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全国的城市中,东莞受教育的随迁子女规模是最庞大的。”
同时,东莞有60多万名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为了更好地兼顾质量与公平,让学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市教育局提出了打造东莞“慧教育”的发展思路。梁凤鸣称,慧教育包含多层含义,最主要的是打造智慧课堂,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校际均衡。
据称,目前该局已初步制订了东莞教育“十三五”规划,规划部署了“十大工程”和“五个改革试点项目”,来达到“慧教育”的预定目标。
培训机构
多部门将联手清查 将引入评价管理方式
据市教育局统计,目前全市有牌照的教育培训机构有500多家。但记者采访发现市场上还有很多无证照的培训机构,甚至存在一些品牌机构的镇街分点也是无证经营的情况。不久前,曾报道过东莞教育培训市场的上述状况。
9日的节目中,有市民反映近期教育培训市场混乱,一些良莠不齐、无资质,无证照的少儿培训机构,严重影响了孩子的 健康 成长。对此,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科负责人称,东莞确实存在一批无证或者超范围经营的培训机构。“对于培训市场管理,市教育局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管理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该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无证或超范围培训机构,市教育局除了日常巡查监管外,还希望市民能积极举报,教育局将会联合13个部门进行清查,重点打击培训机构无证照、不规范等现象。“接下来教育部门将会搭建东莞教育培训机构的信息平台,引入类似淘宝天猫的评价管理方式,把所有培训机构录入平台,公开信息,开通群众公开评价渠道,引导培训机构合法合规办学。”
跨镇入学
户籍儿童跨镇入学方案9月前出台
“我和夫妻、孩子都是道滘户口,但我们长期生活工作在莞城,10多年前已经在莞城购房且有房产证,今年9月孩子即将入读小学,打听后才知道孩子按现有政策是无法在莞城就近入学的。”道滘一位叶先生通过电话向梁凤鸣提问,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可以通过积分方式入读公办学校,为什么本地的户籍孩子却没有途径跨镇就读。这对一些镇街的本地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对此,东莞市教育局一位副局长介绍,东莞目前市一级并无购房入学的政策,叶先生在莞城购买的房子应该是没有学位的。但是市教育局也了解到很多东莞户籍的市民由于没有在户籍所在镇街工作居住,无法让子女在居住地就近入学。那么能否将这些户籍儿童纳入积分入学范围?
该副局长表示,针对这一情况,市教育局正在研究解决方法。“东莞户籍学子跨镇入学的方案,预计将在年内出台。具体情况现在还无法透露,但今年9月入读小学的适龄儿童,不出意外将能赶上政策的出台。”
养老并轨
多名老师上网追问“降薪”问题
当天的节目中,东莞市教育局8名领导通过电台、网络与市民“面对面”的一个半小时期间,记者统计,网友发帖和市民通过电话咨询,共提出了160余个问题。其中近半都是孩子入读学校及中考、高考报名、校服质量等问题。
同时,也有不少一线老师发帖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最近被热议的“养老并轨导致降薪”问题;及困扰东莞部分教师已久的“教师职称评而不聘问题”、“合同制教师入编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东莞市教育局称有些问题涉及其他部门,该局近日会汇总后,通过网络逐一回复。
“加强市、镇、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进和制作海量优质教学课件、视频,供全市师生随时随地选用。大力推行远程同步课堂,让不同班、不同校、不同镇街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同一位优秀教师的课,让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共享教学课件等资源。”
———上任教育局局长两个多月后,梁凤鸣首次公开谈论教育理念
部分老师在网络提出的问题
网友“在东莞工作了十年的公办教师”
1、中央对社保并轨有明确文件规定,必须确保收入不降低,为什么此次扣缴导致教师收入下降?是不是违反中央规定?
2、教师职称评聘问题,东莞现在大量的学校出现30-4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评了高一级职称,却无法聘任获得相应级别工资,同工不同酬,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伤害东莞教育的未来。
3、一些镇区教办、教育局一类的机构膨胀。大量从学校借调教师到教办去工作,占用教师编制,不做教学工作……
网友“东莞教师”
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的要求是,收取社保以后老师工资收入应该比以前略有升高,请问你们作何解释?
网友“东莞市为什么还要以职称定工资的害人政策”
现在(东莞)小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同档次(都评上职称,但有些未聘上)每月工资上竟相差800几元,住房维修 基金 相差400,年终又相差几千,你认为这(评而不聘)政策合理不?……恳请教育局认真审议此聘任制度,不要让一线教师流血又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