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扶贫坚持 “真心实意、真抓实干”

30.11.2015  12:06
东莞扶贫坚持 “真心实意、真抓实干”:

精准扶贫惠民生拔穷根创新方法抓服务促发展

东莞市樟木头镇帮扶翁源官渡镇,打造了1500亩荞头种植项目资料图片

  昔日的烂泥路如今平整宽阔、曾经的困难户住上小洋楼、村民抱团投入种植实现脱贫致富……走访东莞市扶贫开发“双到”对口帮扶的韶关市,一项项改善民生的工程顺利投用,一件件促进经济发展的项目成效明显。

  自全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启动以来,东莞市高度重视,始终坚持用“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强调因地制宜,精准帮扶,改善了当地民生和环境,发展贫困村特色经济,创新思路方法推动了被帮扶村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2013年和2014年,80个重点帮扶村年度考核成绩全部达到优秀。

  出真招??突出产业支撑提升造血功能

  韶关乳源新兴村农民刘小生是这里的黄烟种植大户,夫妻二人发展种植黄烟已达到120多亩,年人均收入已达5万多元。在自己积极开展黄烟种植外,他还通过聘请周边农民、贫困户共同参与种植、加工,带动了其他农户增收发展。

  刘小生的致富路是东莞开展扶贫工作的缩影。在广东省第二轮“双到”扶贫中,驻市和驻村工作组大力打造产业帮扶模式,实施到户生产性项目17714项,支持资金1628万元,确保贫困户实现产业致富。各工作组注重结合当地村的优势产业,形成“肉兔村”、“香芋村”、“荞头村”、“凉粉草村”、“茶叶村”、“玉米种村”、“黄烟村”等21个规模产业村。此外,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东莞扶贫工作组协助贫困村合作社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17个,改良香蕉李、淮山等农产品品种19个。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农业带头人和农民的技能培训,引入规模种养能手等形式培养致富带头人300多人。

  以“香芋村”为例,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大朗镇投入20万元扶持乳源阳陂村1000多亩面积连片种植基地发展,引导阳陂村200多户农户参加芋头产业化种植项目,由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芋苗及技术支持,并进行收购,保证贫困户的种植效益,提高其种植芋头的积极性,种植户平均每年纯收益3500多元/亩。

  见实效??扶贫村年人均收入翻了3倍

  在乳源的323县道旁,有一栋占地面积400平方米,4层楼共16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场所。这是东莞虎门镇对口扶贫“双到”工作小组的虎门农贸综合楼项目,按照规划,将有粮油加工包装、出租商铺、村党员活动室等功能,预期能为村集体每年带来收益10万元。

  第二轮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增强贫困村综合实力,实现贫困村稳定长效脱贫,东莞按照“一村一个主导项目,一镇一个示范品牌”的要求,通过对投资企业配套资金5万至10万元等措施,增强贫困村综合发展能力,夯实村集体的发展基础。

  统计显示:东莞共启动帮扶到村生产性项目294个。其中,完成入股水电站和入股县统筹等项目247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795.5万元;启动物业出租项目建设42个,建设面积约1.36万平方米,带动村集体年增收约183万元;启动种养项目建设100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约95万元。

  通过三年帮扶,80个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12年平均1.63万元基础上,2015年增长达到平均10.26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年收入52个村,增强了贫困村服务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能力。更为亮眼的是,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平均2807元基础上,2015年增长达到平均1.03万元,增长了3倍多,圆满完成了脱贫任务。

  走新路??创新扶贫模式推动农业帮扶

  今年5月,东莞第三个市级销售韶关优质农产品直供销售门店,在东莞东城梨川综合市场开业,不仅丰富了东莞的“米袋子”、“菜篮子”,还带动发展了韶关农业生产。

  东莞韶关农产品专供门店,是东莞扶贫工作组协调两地农业部门,积极打造的农业帮扶合作新模式。近年来,东莞市驻韶扶贫工作组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建立了农业对接、旅游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三种帮扶新模式,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

  统计显示,农产品专供门店至今营业额有400多万元,已有韶关600多种农产品上货架,覆盖了约8万户农民的农产品占领东莞市场;人力资源部门转移了劳动就业14000多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2920人,打下了脱贫致富的坚实的基础;旅游部门在东莞帮扶“双到”村开辟三条旅游新线路,筹集1528多万元进行环境改善建设。 撰文:靳延明

  数据

  自广东省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东莞对口帮扶韶关乐昌、南雄、翁源、新丰、乳源五县(市)80个重点贫困村5982户20415人。截至目前,新一轮东莞对口帮扶韶关到位资金7.06亿元,其中来自东莞资金3.08亿元。投入到村到户资金5.76亿元,平均每村投入719.73万元。启动帮扶到村项目2333个,投入资金5.17亿元;启动到户项目58712个,投入资金5794.32万元。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镇街统筹投入资金4.02亿元,完成基础设施项目1215个,大力改善了贫困村人居和发展环境,民生建设方面,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确保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各镇街统筹投入了6593万元,完成村民生项目824个,户民生项目40998个。

  案例一

  改善民生贫困户住上小洋楼

  东莞对口帮扶的贫困户中,大部分低收入住房困难户,都居住在80年代兴建的泥砖瓦房中,低矮、阴暗、破烂,每到下雨天更是泥泞潮湿,生活居住环境恶劣。为此,扶贫工作组统筹了1700多万元,打造了东莞沙田镇帮扶南雄溪头村、东莞常平镇帮扶南雄夹河口村、东莞塘厦镇帮扶新丰遥田桃源村3条村整村搬迁,138户农户喜搬新居。

  “以前我们的老村庄,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猪屎檐街,牛屎巷’;乱,檐街高低不平,房子建成大小不一,不成排,不成行,随意搭建;差,房子都是泥砖木头结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在檐街平坦宽阔可以通车,框架水泥钢筋结构的新房子,宽敞明亮,整洁卫生,很好地解决了村民群众的居住问题。”溪头村支部书记谢秀娟说道。

  曹秀丽也是工作组最早注意到的贫困户之一。她是乳源新兴村刘屋村小组村民,一年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低保、农作物收入为主。去年,她与两个孩子还住在只有40多平方米、破旧的危房里。东莞虎门扶贫工作小组驻村之后,通过帮扶后落实住房改建,现在曹秀丽已建起了新房,并领取了住房补助资金1.5万元。新房单层面积为112平方米,一共两层半,地板还贴上了瓷砖。

  在莞韶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中,扶贫工作组统筹了5600多万元,通过改造住房,为3035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案例二

  发展经济贫困村修起致富路

  乐昌市黄圃镇桃坪村是东莞市黄江镇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不通公交,信息闭塞,人口196户826人,发展非常落后。经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统筹资金150万元,修了一条跨省公路,2015年5月完成通车,现在由桃坪村经香花村直达湖南省杨梅山镇中心,只需5公里的路程,到湖南宜章县城仅为28公里。跨省公路加强了桃坪村与外界的联系,成为桃坪村脱贫致富之路。

  贫困户谷仁权,公路修通前他自己家只种了1亩水稻,0.5亩花生,用于满足自己家庭食用。公路修通后家里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了3亩,花生种植2亩。今年运了1000公斤大米到宜章县城卖了2500元,另外种了400公斤花生卖了4000元,今年大概增加收入6500元。谷仁权说,非常感谢黄江镇帮扶修通了公路,让村民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