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拓空间”周年答卷公布,请查收

15.04.2020  01:52


中堂优质生活圈”—觉华公园效果图

去年5月,2019年市政府“一号文”(《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确定将拓展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以下简称“拓空间”) 作为东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破解城市发展结构性、机制性、周期性难题,持续优化城市发展布局,重新激发经济发展动能,这是深刻谋划东莞发展蝶变的重要创举。

一年过去了,东莞的“拓空间”工作进展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份东莞“拓空间”周年答卷。


东宝公园效果图

拓空间”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围绕“拓空间”目标任务,东莞按照规划引领、城市经营等七大类,遴选了4个综合试点地区和24个试点项目,纳入试验区第一批试点后再增补了2项试点项目土地出让持续稳定。创新实施终次报价方式供应住宅用地,强化价格调控,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根据拓空间的工作思路“一引、二拓、三激活”,一年来东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为城市产业升级、城市提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12月31日,市级完成收储地块5宗、面积1076亩,超过年度1000亩的目标任务。目前各镇街(园区)已纳入市土地储备库10731亩、正在办理入库手续2667亩。

城市更新方面,截至12月31日,完成“三旧”改造面积6694亩、新增实施改造面积8764亩,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24%和115.3%;累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350.87亿元。启动了150亩以上重点更新单元74个、总用地面积超14平方公里,目前43个已获得市政府批准。

盘活土地方面,东莞探索推进司法查封的闲置土地处置和闲置土地无偿收回。截至12月31日,全市盘活存量土地11430亩,闲置土地数量降至128公顷,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此外,“两违”治理、生态提质都在有力推进。截至12月31日,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共571宗,全年累计治理违法建设面积2779.24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当年治理任务;推动滨海湾新区申报省海岸带综合示范区,落实面积12.9公顷东宝滨海湿地公园项目,着力建设生态海堤约450米、滨海湿地6000平方米,打造“生态宜居产城”标杆。

创新机制,激发潜能

2019年,市委、市政府将规划引领和国土管理深度结合,成立了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规划、国土两部门职能交叉、规划重叠和协调不到位等问题,为“拓空间”的顺利开展打牢了机构融合的基础。

机制的创新,为东莞“拓空间”指明了发展路径。

一是顶层设计初步成型。建立以“加强规划管控、统筹土地收储、突出更新导向、科学配置资源”四大指导性意见为主导,以完善产业、住房保障、生态保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政策为配套的“四梁八柱”政策体系。

二是配套政策陆续出台。研究制定规划管控、土地储备、城市更新、盘活整治等方面配套文件26份,目前已经印发实施16份、起草及征求意见10份。

三是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将更多完善优化拓展空间机制创新政策纳入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改革事项,争取上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支持,重点推进空间规划、土地收储、流转、盘活、回收、开发、工业园改造、历史违建、优质项目落地等重点领域环节改革创新。

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新格局

在本轮“拓空间”中,东莞强化规划引领,明确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纲落实城市定位和城市框架,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型国土空间格局。


图为石马河流域

一方面强调用好新增空间,新增建设土地资源集中向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投放。另一方面强调盘活存量空间,完善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进程,重点是连片镇村工业园改造。颇具亮点的就是以石马河流域土地收储工作为试点,推广创新“五大流域”治理资金筹措创新模式。


莞惠城际寮步站TOD地块

去年,沉睡了近3年的莞惠城际寮步TOD站地块仅用了6个月时间就被盘活,比计划提前了7个月完成,实现了土地收储、规划设计、推出市场、财政资金快速回笼,突显了市主导、市镇合作收储土地在收储方式、资金来源、规划调整等方面的政策优势,为后续土地收储整备提供了示范。不仅如此,东莞正探索推进通过司法拍卖途径收储有瑕疵的土地、收储市属企业统筹的土地、收储新增工业用地、收储市属企业低效用地等四种收储整备模式。

此外,东莞还将实施构筑15分钟优质生活圈,以打造100个社区优质生活圈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公共生活的便利度。以中堂开达玩具厂综合整治改造试点项目为例,将原开达玩具厂综合整治项目(250亩)范围扩大至镇中心片区1.5平方公里(约2300亩),通过“四个空间”(公共空间、道路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居住空间)的微改造,实现环境品质提升,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全媒体记者 覃志杰 潘少婷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