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拟建卫生强市 9成市民步行15分钟可看病
九成以上住户15分钟内可步行到医疗机构、全市建设12所以上综合性三级医院、培养200名东莞名医。昨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卫生计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东莞将规划建设卫生强市,一系列利好举措即将落地。市卫生计生局长叶向阳表示,接下来东莞将统筹规划医疗机构布局,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依托现有镇街医院,规划建设3-5所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将来65%以上的诊疗服务都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
兴建
规划多所区域医疗中心,推广医联体
叶向阳介绍,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已起草了《关于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省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将出台实施。
在建设卫生强市进程中,东莞会重点整合全市医疗资源。叶向阳称,东莞将统筹规划不同区域、类型、层级的医疗机构布局,按照组团分区统筹发展格局,依托现有镇(街道)公立医院,规划建设3- 5所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区域内重点专科、大型设备、高层次人才等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鼓励以医疗联合体形式,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实现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的住户占93%以上。去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已联合谢岗医院成立了东莞首个医疗联合体。昨日,市卫生计生局体改科负责人赖苑波透露,医联体运营近一年以来,运行能力良好,“目前,市人民医院每天都有36名医生常驻谢岗医院,提供技术帮扶,谢岗医院门诊量和住院人次都有上升,逐步将本地患者留在谢岗。此外,由市人民医院、谢岗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谢岗医院新院也即将完工,预计今年10月前将投入使用。”
“医联体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叶向阳说,在全市卫生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对医联体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医联体“方向正确,效果明显”,“接下来,我们会对首个医联体进行评估,如果结论是成功的,我们会考虑在镇街医院复制。”
建设12所以上综合性三级医院
在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方面,东莞也有规划。“东莞将建设12所以上综合性三级医院,规划设置儿童、妇产等三级专科医疗机构,建设6个国家级、36个省级和7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6个市级医疗(防治)中心、8个市级医学类研究所。”叶向阳表示,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了努力让市民大病不出市,常住居民留在本市医疗机构住院的比例达到96%。
不过,叶向阳也强调,12所综合三级医院并非新建,“现在东莞已有8家综合三级医院,其中6家公立医院、2家民营医院,其他的则会依托现有公立医院,通过提升医疗水平,让二级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
支持兴办养老机构,人均寿命期望80岁
健康并非只是打针吃药,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同样重要。叶向阳介绍,东莞还将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康复预防、商业健康保险等健康服务相关产业,支持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促进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发展。
同时,扩大社会资本办医的准入领域和范围,鼓励公私合作办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高端医疗领域,参与健康服务产业投资,举办高水平、规模化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为群众提供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3年,预期人均期望寿命80岁以上,全市总开放床位数48600张。
此外,根据“卫生强市”建设目标,到2018年前,东莞将建立完善全员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计划生育和综合业务管理信息互通共享。
减负
65%诊疗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
目前,患者大病小病都会挤到大医院,也导致了东莞不少市级大医院人满为患。叶向阳表示,东莞将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和急需领域医疗服务制度。同时,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力争全市65%以上诊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
“目前,39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服务量已达到了全市的27%,这还不包括民营的基层医疗机构。”市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东莞要通过分级诊疗制度,真正做到让小病都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还要建立完善好双向转诊制度。
此外,东莞也将加大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比全省平均标准高10—15个百分点。
个人看病支付比例控制在25%以下
从2015年1月1日起,东莞市镇两级财政投入1.15亿元,在全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2015年实施一年,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费用下降4.89亿元,减去调整部分医疗服务收费后增收约4.13亿元,实际为群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近7600万元。
今年,出台《东莞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检验等医技诊疗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取消300元以上医用耗材和自主选择医用耗材加成,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叶向阳表示,接下来东莞还将深化医院综合改革,全力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东莞将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加快实现跨统筹地区就医医疗费用即时结算,逐步建立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等相互衔接机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控制在25%以下,确保群众病有所医,避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引才
培养200名“名医”,改革薪酬制度
医疗人才一直是紧缺资源,近几年,尤其儿科医生情况更为严重,东莞各大医院儿科医生流失不少。叶向阳表示,建设卫生强市期间,东莞将充分利用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引进一批医学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医学创新团队,培养200名“东莞名医”,缓解人才难题。同时,还将为实用性、紧缺类医疗卫生人才在莞工作生活提供绿色通道,适当放宽符合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年龄限制。
到2023年,东莞每千人口拥有医师、护士数将分别达到2 .8名、3.5名;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分别达到3名、10名。
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改善也将有利于留住人才。市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东莞也将启动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同时,通过加快建立医务人员特殊岗位和专科特设岗位补助政策,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
东莞卫生强市规划
●到2018年,率先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卫生综合实力和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到2020年,基本建成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总体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到2023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医疗设施和技术先进,疾病控制科学高效,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提前完成卫生强省主要评估指标,全面建成卫生强市。
七项建设措施
●9成以上住户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
●力争65%以上诊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
●全市建设12所以上综合性三级医院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控制在25%以下
●到2023年全市总开放床位数48600张
●培养200名“东莞名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