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探索建设基金小镇 聚集人才和资金流

09.05.2017  08:33

国际知名风投机构美国风险投资学院亚太区总部正式落户东莞龙湾梧桐资本小镇。

  5月8日,松山湖(生态园)2017年创新发展现场会举行,“五一”前刚启动的松山湖基金小镇被寄予厚望,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希望,基金小镇能够推动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与投融机构对接,促进技术成果加速产业化,将园区打造成为科技金融产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地区。

  在东莞,基金小镇模式受到关注,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前有政协委员建议东莞应建设基金小镇,后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调研成果提出东莞应打造基金小镇集聚带,再到部分镇街先行一步,前往江浙一带考察调研,基金小镇的建设,逐步纳入东莞探索金融创新的行程表。

  2017年3月,龙湾梧桐资本小镇正式落户万江,敲响了东莞探路基金小镇建设的序幕。随着松山湖基金小镇的近期启动,基金小镇热在东莞呈燎原之势,人们不禁要问,在全国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建设的基金小镇,能否在东莞取得成功?基金小镇对于以制造业为根基的东莞,能够引导更多资金“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新一轮发展?

  策划:南小渭 统筹:黄少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少宏 叶永茵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基金小镇掀起金融热

  距离纽约仅40分钟车程的格林威治小镇,是全球知名的基金小镇之一,管理着数千亿美元资产。每天,都有基金行业白领穿上西装,从纽约搭车来到小镇上班,并为全球各地的优质企业和项目解决投融资需求。

  格林威治小镇的成功,让基金小镇和类基金小镇近年来在全世界风靡一时。无论是浙江嘉兴、杭州玉皇山,还是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抑或湖北咸宁、北京中关村丰台园,基金小镇在国内遍地开花。

  在行业人士看来,基金行业除了能够撬动资本力量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基金产业本身高税收、高附加值的特点,也是各地争相建设基金小镇的重要因素。

  对于东莞这座城市而言,虽素有“金融绿洲”之称,每年沉淀了上万亿元的银行存款,但实际上很多都给其他地方的发展做了嫁衣,最终支持到本土企业发展的资金寥寥可数。金融业大而不强的突出现象,让东莞众多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渠道长期受限。

  在人们寄予厚望的基金领域,截至目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东莞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已达129家,与排在全省前两位的广州、深圳不能同日而语,而东莞的基金管理规模只有299亿元,与惠州同排在第三梯队,佛山和珠海均数倍于东莞。

  这样的现状,让东莞松山湖基金小镇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敬智决定尝试改变。而松山湖基金小镇的构想,最早源于张敬智的一份政协提案。

  “2016年东莞‘两会’,作为东莞市政协委员,我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政协提案,里面提出关于东莞加快金融创新的建议,提案中建议在松山湖建设基金小镇。”张敬智告诉记者,这份提案随后成为东莞市长梁维东督办的重点提案。到了2016年下半年,东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调研行动,并总结出8份调研报告,其中《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和推动金融开放创新的调研报告》(简称“调研报告”)提出,东莞可打造基金小镇,以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极。这让张敬智看到了东莞发力基金小镇的决心与信心。

  如果说松山湖基金小镇自筹办之初就备受政府部门高度关注,那么,位于万江的龙湾梧桐资本小镇,则可以说完全由民间资本一砖一瓦筹办起来。

  项目负责人黄建军在筹建龙湾梧桐资本小镇时,前后带着团队调研走访过全球多个知名的基金小镇。

  《对冲基金风云录》曾把对冲基金从业者比喻成刺猬,他们寻找机会就像刺猬不知疲倦地寻找橡果。

  在黄建军看来,基于深厚的产业基础,东莞拥有诸多优质的标的。基金小镇的引擎带动作用,不仅可以辐射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而且有效提升金融辐射力,承接广、深等金融中心区的金融外溢。

  两种路径的优势选择

  如今前往万江龙湾,可以看到龙湾梧桐小镇一期示范工程已竣工,除了光大证券、前海股权交易(东莞)中心等国内知名的金融机构外,国际知名风投机构——美国风险投资学院亚太区总部也在近日正式落户龙湾梧桐资本小镇。

  美国风险投资学院主席费尔费德透露,他们将在小镇开办风险投资学院,参照美国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当地提供专业化的人才培训。“如果中国法律法规允许外资进入创新企业,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更加稳定互惠关系,将美国的创新带到中国来”。

  黄建军认为,龙湾梧桐资本小镇依托前海股权中心在东莞400多家挂牌企业的优质标的,可以将粤、港、澳三地的金融和产业资源吸引过来。另外,万江的后发优势明显,低成本、土地优势足以吸引大量产业巨头聚集,同时这里也有大量的物理空间让他们发挥所长。

  黄建军说,除了美国风投学院的落户,未来还将引进更多全球化的金融机构,以龙湾梧桐资本小镇成立龙湾创投孵化器为契机,探索国外先进创投经验在国内复制的路径和方式,培育具备一流投资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本土创投家,引导民间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吸引创投资源在东莞聚集,构建国内创投新生态圈。

  在黄建军看来,与其他的基金小镇相比,龙湾梧桐资本小镇更多的是依托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场外交易市场平台,在资本小镇里,中小微企业可以在此实现交易,基金公司可以实现基金的募、投、管、退四项功能。“尤其是基金公司的‘退出’,这个功能针对全国的基金公司,依托前海创投基金转让平台帮助基金公司顺利退出,此功能在国内是领先的。

  与龙湾梧桐资本小镇不同,松山湖基金小镇自启动之日起就带着“钱袋子”来。

  在小镇启动的当天,一批具有实力的金融企业和机构签约落户,松山湖金融产业联盟合作平台正式启动,同时规模近200亿元的基金落地松山湖。

  其中松山湖控股公司与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松山湖基金小镇股权投资母基金、“倍增计划”基金、粤科(松山湖)母基金四支母基金首批入驻基金小镇,规模高达115亿元。另外总规模80.17亿元的16只基金落户小镇。

  张敬智表示,投资标的和募集资金的难易,是决定基金去留的关键,除了松山湖周边拥有众多优质投资标的,小镇所拥有的超百亿元母基金,将能够给子基金在小镇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我们估算过,按照母基金投子基金最高占股比例20%计算,这115亿元的母基金最高可以拉动1150亿元的投资,最高可撬动东莞上万亿元的产能”。

  小镇载体聚集人才和资金流

  纵观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基金小镇建设的成功,离不开来自政府服务的支持和优化。随着松山湖基金小镇和龙湾梧桐资本小镇的相继落地,有关扶持基金小镇政策制定的事情也被提上日程。

  “单纯以税收吸引投资者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通过完整的产业链,把基金跟产业有机结合,也要充分考虑基金管理公司运营团队的一系列特殊情况。

  深圳市方德智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志力几年前开始关注到松山湖金融领域前景。这一次,深圳方德智联联合潇湘资本、正前方金服、阿巴马资产、外贸信托的定增基金成为首批落户松山湖基金小镇的基金,让贺志力格外高兴。

  贺志力说,作为全国基金行业发展的先进地区,深圳聚集着全国规模最大的基金产业群,但从2015年开始,深圳取消了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税收优惠政策后,出资方取得的股权投资收益需统一按5%至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征个税,基金公司税收负担普遍增加。

  很多基金公司因此选择“曲线救国”,选择到浙江嘉兴、江西等地注册,甚至新疆、西藏等地注册,原因是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税收返还和财政支持的优惠。

  在贺志力看来,目前深圳房价已经逼近6万元,就算是平均年薪达数十万元的基金行业都面临着人才因此流失的挑战。而松山湖距离深圳机场不过40分钟车程,生态环境一流,如果给予合适的税收优惠,人才公寓、人才补贴、商业生活配套等方面能够及时跟上,相信会成为众多新增基金的选择。

  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蔡济阳同样指出,一个地方基金能够聚集起来,不过两件事,一个是基金的设立是否方便容易,一个是资金的募集是否方便容易。很多基金公司一年可能需要注册上百家新公司,如果注册备案等政府服务支撑跟不上,就算这个地方有好项目也投不出去。

  “公司想创投就要大批量注册企业,但注册时间太长,影响工作效率,政府的引导和更大规模的服务是首要加强的工作。”蔡济阳补充道。

  广东金瑞泰集团有限公司合伙人陈均庆建议说,针对镇区金融覆盖比例较低,金融意识较弱这两方面,松山湖基金小镇可以办一个上市公司的创新及转型基金平台,调动上市公司,吸引产业落户,从而大大提升园区实力。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邹萍指出,基金小镇不是功能单一的办公地点,而是人、产、镇共同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体,通过小镇的载体将国内大部分私募基金和高端金融人才从全国各地聚集在一起,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效应,以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基金小镇这一新兴的资本运作方式,直接打通资本和企业的联接,紧密对接实体经济,有效支撑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编辑: 冯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