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向高质量发展
■吕业升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首席记者 郑琳东 摄
■昨日,全市深化综合医改推进大会举行。图为会场 首席记者 郑琳东 摄
全市深化综合医改推进大会召开,聚焦服务水平提升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我市召开深化综合医改推进大会,总结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奋力推进健康东莞建设取得新突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聚焦服务水平提升、公立医院体制理顺、医疗保障体系完善,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向高质量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要求,进一步坚定深化医改的信心和决心,重点围绕32项改革事项,着力推进“四大改革、四大建设”,全面深化我市综合医改工作。市领导黄少文、何跃沛、喻丽君、梁佳沂出席会议。
2020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补短板任务
会议对《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实施方案》计划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32项重点任务。到2020年,我市将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补短板任务,构建起协同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近年来,我市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健全全民医保网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多元办医格局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医改迸发出强大优势和活力。吕业升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党的十九大为东莞全面深化综合医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对深化医改工作的新要求上来,坚定推进综合医改的信心决心,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富有东莞特色、惠及广大百姓的综合医改之路。
吕业升强调,医疗卫生是我市破解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点领域,要更加深刻认识当前我市在资源布局失衡、技术水平不高、专科培育薄弱、人才短缺严重等方面的突出短板,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医疗卫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深化综合医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聚焦质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均衡发展
吕业升强调,要在提升服务水平质量、理顺公立医院体制、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方面花更多力气重点攻坚,扭住关键环节,抓住核心任务,以点带面牵引整体工作推进。
一要向提升服务水平质量聚焦,把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医改的重要位置,着力加快区域中心医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临床专科建设,切实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均衡发展。
二要向理顺公立医院体制聚焦,突出完善医院管理体制、运营补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这一提升整个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关键一环。
三要向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聚焦,立足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优势,整合医保基金管理职能,切实破解“多头管理”的问题,加快推行区域内医保“总额预付、结余留用”的支付方式,推动医保体制机制和支付方式改革再上新台阶。
围绕32项改革事项 不断提高医改水平
梁维东对深化医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重点围绕《实施方案》中的32项改革事项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医改水平,强化医改信心,着力推进“四大改革、四大建设”。
梁维东要求,要深入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费用统一清算,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总额控制付费方式;要深入推进药品采购制度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一步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要深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尽快制定符合我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在珠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薪酬制度。
梁维东要求,要加快推进5所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力争五年时间建成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公立医院;要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鼓励将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纳入全市医联体建设,实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镇街医院、镇街医院对口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工作;要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焦点关注:
会议印发《东莞市建设区域中心医院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五年建成5所三级甲等公立区域中心医院
会议印发了《东莞市建设区域中心医院行动计划(2018-2022年)》,计划从今年开始,打造五所区域中心医院,争取到2022年,均达到三甲医院水平。
五所医院全部纳入市属公立医院序列管理
根据该行动计划,我市选定市第三人民医院(松山湖片区)、市第五人民医院(滨海片区)、麻涌医院(水乡新城片区)、常平医院(东部产业园片区)、塘厦医院(东南临深片区)建设未来的区域中心医院。
其中,塘厦医院将被命名为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常平医院命名为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麻涌医院命名为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其余两家医院名称不变。
管理上,这五所医院全部纳入市属公立医院序列管理,全部资产移交市里统一管理。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第五人民医院维持目前的财政投入模式不变,而常平医院、麻涌医院、塘厦医院,按照市属公立医院纳入市财政预算单位管理,医务人员整体薪酬水平不低于现有水平,并逐渐向市属医院看齐。
力争到2022年全部达到三甲医院水平
定位方面,区域中心医院将坚持公益性质,承担区域内危急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治;通过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片区内其他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如,通过组建区域内医联体,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承担片区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助任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目前,东莞市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工作组已经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涛任组长,副市长喻丽君任常务副组长,于今年1月至6月全面启动项目并完成移交工作。
根据规划,今年7月至2020年12月,各区域中心医院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辐射作用和影响力基本形成;2021年至2022年,为提升阶段,不断提升每所医院的内涵建设和专科水平,打造医疗品牌,全部达到三甲综合医院的水平。
■延伸阅读
全面深化医改将重点抓好“四大改革、四大建设”
一、今年底3000个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
我市将继续推动省内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以及跨省就医医保直接结算。
目前,全市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有107个。接下来,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到今年底按病种分值付费病种数不少于3000个。
二、跨区域采购药品 全面实施“两票制”
目前,我市已与深圳市达成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的一致意见,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
我市正全面实施“两票制”(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成本),进一步降低群众医药费用。
三、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
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医疗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对医疗服务价格实施动态调整。
四、尽快制定在珠三角有竞争优势的薪酬制度
我市将尽快制定符合我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在珠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薪酬制度。完善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逐步实现在职在岗人员同岗同酬。
五、加快推进5所公立区域中心医院建设
去年,我市遴选了5所公立医院建设区域中心医院,力争用5年时间创建成为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六、今年内出台医联体建设配套政策
今年内出台医保支付、财政补助、人员保障等配套政策,积极完善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不断提升医联体医疗服务质量。
七、2020年底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倍增
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倍增目标,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短板”任务。
八、今年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40%
我市将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施方案,出台签约服务包、收付费标准及激励机制等配套政策措施。今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通人群覆盖率要达到40%,到2020年底要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