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援非医生谢小菲:用医者仁心播撒无疆大爱
去时是2019年的夏天,归来已是2021年的春天。
由20多名东莞医疗队员组成的“中国援赤道几内亚第30批医疗队”,完成一年半的援非工作,历经十多天的返程,2月19日回到东莞。
援非医疗队中,有4名医生来自东莞市人民医院,他们分别是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谢小菲、眼科主治医师郑锦标、肿瘤外科主治医师陈刘镇、儿科主治医师黄转弟。
▲谢小菲
坚持工作580多天
“妈妈,你去哪啊?”“宝宝,妈妈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执行一个光荣任务!很快就回来!”这是2019年7月离别时,谢小菲与儿子的对话。跟两个年幼的孩子道别后,她带着对家人和家乡的不舍随队出发。
到了赤道几内亚后,谢小菲被安排在总统府保健组,和其他三名队员一起,保障该国总统的健康。
“两手提着工作箱,背上个人行李,踩着高跟鞋,保持精神抖擞快步跟在队伍中。就这样,我在特殊的岗位上,坚持工作了580多天,极少休假。”谢小菲介绍,她接手工作没满一周,便跟随总统出国外访,援非期间共随队下乡百余天,出国十几次,全程为总统团队的健康保驾护航。
▲赤道几内亚总统为谢小菲佩戴勋章
“因为我个子小,又是娃娃脸,一开始当地医生称呼我为‘中国小孩’,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共事,他们对我的评价转变为肯定和赞扬,现在已经称呼我为‘especialista’(专家)。”谢小菲回忆,援非期间,每天的工作既紧张又紧凑,她用零碎的休息时间记录当地保健对象的健康状况,通过分析数据,希望为患者做到更专业、规范、精准的治疗。
同时,她时常在脑海里演练各种特殊场合的处理方式,琢磨如何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由于语言文化不同,且医学外语难度太大,她坚持每天练习背诵西班牙语、英语的常用对话和单词,思考如何把复杂的医学知识通俗化,她利用画图和列表,再翻译为外语表达,最终顺利与当地医生和高层官员进行沟通。
为当地民众送医送药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医务人员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大大增加,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防护物资紧张,总统府内也不例外。援非医疗队的工作量空前增加,但他们仍坚守岗位,迎难而上,与当地人民共克时艰。
▲谢小菲和当地老年患者合影
疫情期间,当地有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太太搁置了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治疗,直到血糖升到危急值出现并发症,才到医疗团队寻求诊治。根据病情,老太太急需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但老太太及其家属对长期注射心存恐惧。作为医生,谢小菲亲切、诚恳地向患者及家属科普知识,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老太太最终同意注射胰岛素。
经过一段时间的上门治疗,老太太的身体情况平稳,每天见到谢小菲都会高兴地称呼其为“Mi doctora”(我的女医生)。
谢小菲和队友们还开展持续半年的爱心项目——为当地营养不良的儿童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食物,治疗他们的矮小症。即使在疫情期间,仍保持跟踪随访。
▲谢小菲和非洲孩子们在一起
经过6个月的努力,到今年1月,他们共为43名儿童上门检查300次,效果也很明显:有半数以上孩子逐渐告别矮小症,基本达到正常身高。“看着他们健康成长,我特别想念家里两个孩子。我通过远程视频,看着大儿子逐渐学会写字,小女儿慢慢学会说话。”谢小菲说,近两年没有陪伴孩子,她感到很内疚,同时,她希望自己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在今后的日子里好好补偿孩子们。
文字:李广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