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政协调研新型城镇化 大佬发声有钱想投PPP

25.09.2015  11:48

昨日下午,市政协十二届十九次常委会会议现场,市政协主席李毓全讲话。南都记者 方光明 摄

东莞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如何?又遇到哪些待解的难题?9月24日下午,东莞市政协主席李毓全主持召开市政协常委会,副市长鲁修禄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东莞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自今年6月份起历经近三个月专题调研,会上用扎实的数据和案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胆建言。其中P P P项目带来的机遇以及现有推而不进的问题引起热议。

会上,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二十九条规定,常委会决定,撤销卢淦波政协第十二届东莞市委员会委员资格。

PPP发展

直击问题:

4个储备项目只有2个签约

昨日的政协会上,PPP项目引发委员热议。

市政协副主席何嘉琪、吕兢率领 经济 委员会相关人员,今年6月份起,会同东莞市财政局,对东实集团、水投集团等投融资平台进行调研,和12个职能部门对PPP模式展开专项调研。经济委员会发言代表表示,“我们了解到目前东莞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大,仅靠政府投入难以解决。PPP模式作为一种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建立合作关系、合力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新型治理方式,成为被看好的资金投入机制。”

“其实P P P项目很有得做,很多商协会的会长都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投。跟着国家政府的项目 投资 进去都是安心的。“政协委员李锦生是东糖集团董事长、东莞市工商联主席,表示出对PPP项目有很大的兴趣。然而市政协委员、社科联主席王思煜对于东莞目前PPP的发展现状很着急:“4个项目还有2个推不动,真是可惜啊。”

王思煜所称的4个项目,指的是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和长安新河工程项目等4个PPP储备项目,但是由于缺乏政策指引和政策优惠,除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和长安新河工程项目签署合作意向书外,其他项目都在推介和实施前准备阶段,尚未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经委会调研发现,东莞市民间资本实力雄厚,投资意愿强烈,但是PPP模式政策不清楚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东莞市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目前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方权责约定、风险分担机制、收费定价机制、合同管理等缺乏制度性安排。

另外,对P P P模式推广运用带来的机遇认识不足,导致 金融 机构,特别是基层 银行 主动介入P P P项目的积极性不高。自2012年起,东莞市相继成立了水投集团、东实集团、交投集团3家市属投融资平台公司,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定位不够清晰,平台公司在发展主业、运营监管和风险防控方面的经验明显不足,对平台公司的资产注入阻力大,进展慢,投融资能力急需增强。这些都制约了东莞PPP项目的发展。

委员建议:

建设PPP项目库 吸收民间资本

基于调研的结果,市政协经委会的代表建议尽快制定PPP模式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的信心。

“我们可以建立健全PPP项目库,将有实力、有技术、有意愿的社会资本纳入PPP项目优质社会资本名录,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向社会公布市镇各级重点支持的PPP项目名单。”经委会代表建议。

还有政协委员建议,PPP重点要鼓励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提前介入PPP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支持参与PPP项目的本地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创新金融工具进行融资。

市政协建议接下来尽快制定有利于民间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融资支持政策,清晰界定民间资本参与资格,保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做好示范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效控制政府支付责任,合理确定财政补助金额:“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适当开放与民间合作共享项目用地资源,有效解决用地难问题。还要支持民企、外资等各类民间资本进入PPP项目。”

城市规划

直击问题:自下而上缺少顶层设计

提案委员会昨日在会上一针见血指出东莞城市规划“自下而上、缺乏统筹”。

“例如镇街规划往往是村组发展意图的拼合,市级规划往往是镇街发展意图的拼合,虽然适应了‘自下而上’多级土地开发诉求,但缺乏整体性。目前有些镇街市级建设用地规模超出了50%。”提案委员会调研数据显示,东莞2014年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达到47.5%,远超国际警戒线30%的水平。

另外,建设土地资源结构失衡,存量大而效益低,增量小而分布散,单位建设用地G D P4 .55亿元/平方公里,远低于广州、深圳、苏州等城市。这些因素都阻碍城市发展。

委员建议:把握好对接深圳的机会

确保2020年全市城镇开发强度控制在50%以内,中心城区控制在70%以内。以“轻资产”“微改造”的开发模式统筹“三旧”改造。设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底线标准”,在基本服务上保证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享受同等待遇,在基本保障上实行“最低标准均等”。

“正确把握东莞在珠三角全域规划中的定位,协同广州、深圳两大核心,重视边界地区的融合发展,建设好西部产业带,与深圳前海、宝安机场、大空港连成一线,成为东莞参与湾区高端竞争的载体。”提案委员会认为,东莞抓住城市机遇,要多参与深圳产业分工,成为深圳整体空间格局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