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明之花在莞城处处绽放 涌现志愿者11177人

01.12.2015  15:24

以善行义举榜倡导“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文明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多年来,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战场,东莞市莞城街道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营造社会氛围,努力改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2012年至2015年,东莞市莞城街道共有13个单位申报省级、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13年,莞城科技园管理公司成功创建市文明标兵单位,罗沙社区成功创建市文明标兵社区,莞城图书馆成功创建市文明单位;2015年10月,北隅社区等10个单位将接受省、市级文明单位申报检查,全面展现各单位的文明创建成果。目前,莞城街道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辖区范围内共有省文明单位3个,省文明社区1个,市文明标兵单位、社区11个,市文明单位、社区25个。同时,辖区类还涌现出一大批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和“广东好人”、东莞市“道德模范”及“东莞好人”。

东莞莞城涌现志愿者11177人

年逾八十的东莞莞城人芬姨曾是商业系统的一位业务员,退休后爱上了唱歌、跳舞,是个热心肠。2007年,芬姨创办了新莞人金韵台艺术团,每周二、周五晚8时亮相,刚开始只有七八个人参加。莞城街道办获知后,在文化广场划出场地,并提供音响设备,还派工作人员现场协助,这让芬姨的热情更加高涨。如今新莞人金韵台艺术团成员已达到100多人,其中不少新莞人从这个舞台走出来,成了职业艺人。

如今,东莞莞城已有1400多名和芬姨一样的文化志愿者。张月嫦是其中一位,她在文化周末志愿服务这个岗位上已十年,做志愿服务已坚持十二年。莞城文化周末晚会逢周六晚8点开始,张月嫦常常不到7点就到达现场。晚上10点结束,张月嫦回到家往往已夜深。“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给了志愿服务,虽然辛苦,但我会一直做下去。”张月嫦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深化志愿服务正是莞城文明创建重点工作之一。一方面,莞城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了莞城志愿者协会,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社工+志愿者”志愿服务队、物业小区志愿服务队、企业志愿服务队等。截至目前,莞城志愿者协会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共81个,志愿者11177人,获得全市五星志愿者称号46人,服务项目2237个,服务总时数达27万小时,10多个服务项目实施时间超过5年。另一方面,莞城努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印发了《推进莞城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莞城推动机关行政单位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目前,一些志愿服务品牌已经在市内形成一定影响力,例如每年一度的志愿者万米公益长跑、“外孙”计划等,其中“外孙”计划自2010年开始,每半年为一个周期,从刚开始每期的20多名志愿者参与,发展到现在的80多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年龄从9岁到50多岁不等,为老人提供了贴心、暖心的志愿服务。今年,莞城还创新性地推出社区图书馆志愿馆长,引入第三方力量激发社区图书馆活力,挖掘社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潜力。

据悉,近两年来,莞城街道围绕“文化莞城、商贸莞城、幸福莞城”的战略目标,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提高公民整体道德素质

朱桂权、欧阳炎和、何惠兴……他们看似平凡,却温暖人心。以先进典型为导向,以提升素质为目标,莞城推荐街道48人参加“道德模范”、“东莞好人”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共有1人获评东莞市“道德模范”,1人获东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获评“广东好人”,17人获评“东莞好人”。

朱桂权同时获得东莞市“道德模范”和“广东好人”称号,曾在2012年7月从东江救起三人,朱桂权在接受采访时说,救人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因年龄偏大、体力不支而没能救起落水的第四人让他非常遗憾。

百善孝为先。获得“东莞好人”称号的何惠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何惠兴的婆婆曾多年患有老年痴呆症。作为媳妇的何惠兴,面对时而哭闹,时而甩碗扔碟的婆婆,总是不愠不火,赔着笑脸像哄孩子似的哄婆婆开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何惠兴对待常年生病的婆婆,却毫无怨言,始终像亲生女儿一般去照顾老人,直至2014年婆婆病情恶化、离开人世。何惠兴的热心肠在邻居中也是出了名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何惠兴总忘不了主动帮忙。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东莞莞城2015年“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送基层活动中,莞城文化服务中心推出共80项“文化惠民”活动。为推动市民从“被动式”接受文化服务变成“主动式”需求文化服务,今年的“菜单式”服务有了不少新的尝试:扩大项目类型和数量,如培训类方面,新增了体育培训项目,首次把体育范畴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当中;扩大服务对象范围,今年莞城文化服务中心尝试把送基层项目做得更有针对性,市民可自由组合成团体,满足一定条件便可自主申请文化服务。另外,在“点餐”报名上进行改进,除了以往的电话、电子邮件报名外,市民还可以通过关注“文化莞城”微信公众号,根据提示进行填表报名。

东莞莞城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过程中,突出文化建设,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文化惠民,打造文化品牌。“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送基层活动正是莞城街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文化惠民服务的一个创新之举。2014年至今,“菜单式”活动已开办87期培训班、23场讲座、31个展览,受惠人次约20万。

提升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用率是莞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又一做法。莞城通过组织社区文化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开展图书和公共电子阅览室操作人员培训,制定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考评办法,开展老年人电脑公益培训班等措施,提升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目前,社区图书馆藏图书共51566册,社区服务点进馆读者25499人,外借图书2289册,电子服务区服务7541人次。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居民自治、创新旧楼宇管理、创新医疗服务……莞城发挥老城区社会资源相对优势,统筹整合、创新思路,把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促进社会融合。

创新居民自治以设立“一事一议”、“以奖代补”制度为重要抓手,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居民议事室,建立以“自主提议、一事一议、群众评议、政府审定”为核心的议事机制,鼓励和引导居民开展民主决策和自我服务。自“一事一议”2013年推行以来,莞城共完成项目24宗。

针对老城区房屋缺乏物业管理的问题,莞城全面推行“视频+门禁”楼宇服务管理模式。目前已安装管理系统186套,覆盖出租屋831间,有效消除出租屋安全隐患。

创新医疗服务。莞城首推“家庭医生式”上门服务,建立莞城医院、社卫站点、社区居委会三方联动机制,主动上门,重点向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诊断、治疗、送药、咨询和跟踪等综合 卫生 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家庭式服务水平。从2014年4月推出至今,为113户居民提供了1450多人次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上门服务。

此外,东莞莞城还全力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集体资产管理”及“社会文化建设”两个市级试点项目建设,及时对试点项目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并积极指导推动“莞老师—未成年人 健康 成长服务计划”、“促进五金行业专业发展”和“爱心启航温暖进社区帮助”等3个市社会管理创新观察项目的发展,培育发展了一批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