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梦想:从流水线到创新工场

07.04.2016  08:08

  宜安科技在大型块状非晶金属成型技术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更多东莞经济现场 尽在南方 直播广东

  1999年,17岁的李实离开老家山东,到2000余公里外的东莞独自谋生。李实至今清楚记得,漂泊半个多月后,他找到第一份工作,负责看门、干杂活,月薪200元。

  一个年轻人追梦的旅程由此展开。多年后的今天,李实是旗下有5家全资子公司的盟大集团CEO,最近正忙着筹备企业上市。

  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无数像李实这样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涌入东莞,将青春与汗水浇灌在流水线上,铸造了中国制造业崛起最大的比较优势。而李实白手起家的人生轨迹也证明,这是一片梦想成真的土地。

  而今,机器轰鸣声中,这片土地上的梦想悄然改变:流水线上的外来工正在成为操控机器人的产业工人,大学教授走进工厂成为创新导师,开代工厂、卖红酒的企业家转身打造创新产品的“梦工厂”……每个人的梦想,汇聚成推动“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力量。而东莞,也正在不断成就他们的梦想。

   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

  “只要肯努力,实现梦想就不难

  几年前,尹荣造还是一家生产机械设备企业的普通一员,捕捉到智能装备快速发展背后的商机,他和几个朋友合伙创业,成立了伯朗特公司。公司最初只是个20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从倒卖机械手到转型自主生产,最后成为东莞新三板企业的排头兵,仅用了6年多的时间。

  如今走进伯朗特的新厂房,空地上摆满了等待发货的机械设备,车间内的工人正在对各种机械手进行安装和调试。2015年,伯朗特的营业收入约1.3亿元,同比增长达50%以上。

  作为董事长的尹荣造喜欢向参观者介绍办公楼外墙上贴着的“伯朗特梦”,以此激励自己和员工。在新三板挂牌后,他向数十名骨干员工进行定向增发,让员工持股享受企业发展红利。

  “创业以来身边的人总说我爱做白日梦,但梦想总是要有的。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实现梦想就不难。”尹荣造说。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东莞的发展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带来充足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收入,实现个人价值。如今,这座城市的转型又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学习掌握了更多技术,成为体面的、指挥机器人工作的产业工人。

  8年前,陈学飞大专毕业后进入唯美陶瓷做机修工。他记得,当年产品从烧成出窑到磨边抛光再到分选包装,各个工序全靠人工。而随着公司开展“机器换人”等自动化改造,数百人的生产线如今仅需要数十人操作机器即可。

  意识到生产线上的变革,陈学飞辞职自费报读了一家培训机构的PLC电气自动化培训班。这个班上的培训生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与陈学飞一样,希望能成为生产线上“控制机器的人”,以谋求更好的工作环境与收入,并在这片沃土上“”出一片天地。

  东莞智通人才连锁机构就业顾问王茜说,近期开办的电气自动化培训班报名火爆,越来越多的基层技术工人加入其中。王茜认为,这是东莞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产业工人正通过个人技能的升级,为“东莞智造”提供有力支撑。

   从大学教授到工厂导师

  高端人才逐梦推产业转型升级

  早上9时不到,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的办公室就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一家制造业企业慕名派人前来,希望从这里找到帮助其产品升级的新技术。

  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张国军已经逐渐适应从教授到院长的转变。张国军旗下有一支600余人的技术团队,针对建材、家具、电子制造、模具、毛纺、能源等行业的重大需求,自主研发了十几类、几十个系列的行业关键装备。

  在劲胜精密的智能工厂车间,机器人被安装在传送带上,解决生产过程中个性化、柔性化、定制化的问题,这一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来自张国军的手笔。制造业里一家大型企业的技术进展,往往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变化。这正是张国军和他的研究院对制造业的公共意义所在。“我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国军说。

  当张国军走进东莞的工厂车间搞创新时,刚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李海洲也在这里开启新的梦想。他和团队四处走访,了解企业的需求,研发专用的数控系统。2010年,在工研院的资金支持下,东莞华科精机有限公司成立,李海洲担任公司总经理。

  由于有强大的技术支撑,短短几年,华科精机的控制系统在针纺智控、特种缝纫和特种机床等行业得到应用,公司也完成了A轮3000万元的融资,估值高达1.5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共有高层次人才7.5万名,其中博士以上学历人员1300多名,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2名。

  扎根“世界工厂”的“学院派”“技术流”,与数量庞大的工厂、企业发生“化学反应”,推动技术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正在支撑起中国制造的未来荣耀。

   从企业家到创新尖兵

  “四流企业卖劳力 一流企业卖专利

  在经济转型的东莞,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探索“世界工厂”的未来。改革开放初期,他们靠代工赚到“第一桶金”。现在,他们正在加快创新的脚步。

  东莞上市公司宜安科技董事长李扬德1993年开始创办企业,生产销售铝合金、镁合金等轻合金精密压铸件。前几年,李扬德瞄准液态金属发力。去年,他与美国材料学家阿塔坎·派克共同研发图灵手机所采用的液态金属材料。通过与技术专家的合作,宜安科技在大型块状非晶金属成型技术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企业有四种,四流卖劳力,三流卖设计,二流卖品牌,一流卖专利。我们正在朝打造品牌、争取开发更多新产品、售出更多发明专利的一流企业进军,希望能够打造‘百年宜安’。”李扬德说。

  这片土地上孕育的成功,鼓励着人们进一步创业创新。

  2007年,从美国深造后回国创业的陈友斌考察了多个城市,最终选择在东莞创立微模式软件有限公司。“东莞对科技人才很爱惜,特别对高科技人才渴求强烈,环境很好,这里是创业创新的沃土。”他说。

  企业初创时主要承接海外的软件外包业务,随之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却让公司陷入困境。松山湖管委会施以援手,减免房租,延缓水电、物业等费用,而陈友斌也开始尝试转型。陈友斌掌握图像识别的核心技术,企业研发软件应用于金融领域的票据识别、智能支付处理、手写签名认证等重要环节。2011年后,陈友斌开始专攻人脸识别为主的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并于去年获得A轮融资。

  在这片中国制造业的黄金腹地里,企业家们创新意识的觉醒,其意义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东莞。“从零开始,从这里出发,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这是我最大的梦想。”陈友斌说。

  南方日报记者 龚名扬 靳延明 郑佳欣 发自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