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日报社三十而立 如何再创辉煌?“掌舵人”是这样说的……

02.06.2016  05:04

东莞时间网讯 今天, 东莞日报 社迎来了30岁生日。三十而立,东莞日报走过30年的辉煌历程,如何创造更灿烂的明天?来看看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掌舵人” ——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曾平治,在今天举行的东莞日报社建社30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致辞,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掌舵人”——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曾平治在今天举行的东莞日报社建社30周年总结大会上致辞。

30年前,风起南海,潮涌东江,东莞撤县建市之际,《东莞市报》顺势而生。30年弹指一挥间,满头青丝变成了两鬓白发,稚气蒙童如今已是而立之年。歌德曾经说过:“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在今天这个时刻,让我们温故历史,感恩过去,汲取力量,激情满怀地再度出发。

1986年的6月1日,14位报人在市委大院的一间会议室里,创办了一份对开四版、逢周六出版的《东莞市报》。1988年1月1日,《东莞市报》经重新登记,获得了国内统一刊号“CN44-0057”并一直沿用至今。1995年1月1日,经市委同意,省 新闻 出版局批复,《东莞市报》扩办为《东莞日报》,东莞市报社也从此正式更名为东莞日报社。

老一代报人的艰苦创业,拉开了东莞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大幕,一代代东莞报业人接力前行,锐意创新,不断为报社事业添砖加瓦。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东莞日报社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报社自筹资金筹建报业大厦并于三年后胜利落成;2006年我们按照“事业单位、企业运作、自负盈亏、财政监管”方针,完成了一次极其深刻的体制机制改革,迎来了东莞报业大发展大跨越;我们不断发展壮大党的舆论阵地,努力做大传媒文化产业,2010年成立了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当下,为了适应新的媒体环境,我们主动转型升级,努力发展新兴媒体,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在每一个时代,我们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每一段历史,我们都留下了厚重的回音。

30年里,东莞日报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向对比来看: 一是党报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历经六次改版,报纸形态从传统型党报,转变为具有政经大报风范的当代新型党报;新闻版面和报道手法不断创新,内容影响力从东莞一地已经辐射全国,自1988年至2015年,有1500余篇作品获得省级以上重大奖项。 二是党报的舆论阵地得到扩大和巩固。 报社从创刊时仅有一份四开周刊的县级报纸,发展为拥有“两报、一网、一杂志、一微信矩阵、一移动客户端、八公司”的现代报业传媒集团。日报发行量从创刊时的1.5万份,发展到2015年的15万份,日报官微粉丝量近20万户,集团微信矩阵粉丝数达116万户,报业属下媒体对各类受众的覆盖能力大大增强。 三是党报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报社员工总数从创刊时的14人,发展到目前的894人,员工平均年龄34.81岁,在新闻舆论最前线的采编岗位,202名员工中九成以上的采编人员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上。 四是报社的国有文化资产得到发展壮大。 报社于1994年建成自己的印刷厂,并自筹资金1.7亿元建成了现代化报业大厦;经营项目从广告拓展到印刷、发行、物流、展会、咨询等行业,成为文化产业生力军;广告收入从创刊时的0.96万元,发展到2015年的1.01亿元,报社的总收入在2015年达到2.34亿元。横向对比来看,东莞日报社目前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均处在全国前列,曾荣获全国“地市报十强”等称号,东莞日报的改革经验还被誉为“中国地市报改革的风向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30年的栉风沐雨,方可收获今日的春华秋实。回望30年历程,我们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我们感到欣慰。 这30年里,我们始终坚持信仰,不改初心。不论何时,不论何处,东莞报业人从未忘记自己的党报属性,始终高举党的旗帜,坚持党的领导,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牢牢地把握住舆论导向,牢牢地守护好党的舆论阵地,兢兢业业地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组织、守纪律、不动摇、不懈怠,永远恪守党性,无比忠诚坚贞。

我们感到骄傲。 在这30年里,我们全程纪录了历史,参与了时代。在东莞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东莞日报都在现场纪录,从未缺席和远离。我们不仅忠实地纪录了这些历史瞬间,成为东莞时代风云的记录者,而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党报的舆论引领功能,广泛传播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心声,报道先进、鞭挞落后,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为东莞的改革开放和转型升级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促进了和谐,推动了进步。

我们感到喜悦。 在这30年里,我们深深植根于城市的每个领域,成为东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里每一天,我们的记者出现在每个新闻现场,发行员穿梭于32个镇街的大街小巷,报纸出现在写字楼、办公室、家庭里,新媒体报道呈现在用户的电脑、手机和党报阅报栏中。随着我们的舆论阵地越来越大,报道数量和种类越来越丰富,市民也在广泛地传播、评说我们的报道,参与我们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活动,使用我们提供的信息安排生产生活。经过30年的朝夕相伴与潜移默化,东莞报业已成为了市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东莞历史的一部分。

岁月流金,弦歌不辍。在这30周年的历史时刻,我们心里感念最多的、最想说的还是感谢:

我们特别感谢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包容。 30年来东莞日报社发展的每一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鼎力支持和宽容善待,给予了政策上、人才上、资金上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和市委宣传部对报纸改版后努力实现严守宣传纪律与遵循新闻价值相统一,按传播规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令同行艳羡的宽松办报环境,让东莞报业人得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们特别感恩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守护和陪伴。 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是报社成长壮大的坚强后盾。各行各业一向大力支持报社的各项经营活动,一茬又一茬热心读者和通讯员辛勤付出、甘当配角、踊跃投稿,一批又一批义务审读员不计得失、积极评报、纠错补漏。岁月流逝,你们见证了报社的成长,也与报人们一起老去。多年来,正是你们的不离不弃、默默相随,使报纸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质量,也使我们有了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力量源泉。

我们特别铭记一代代东莞报人的坚守和奉献。 30年间,东莞日报社前后经历了七任领导班子,每一任班子都团结率领全体同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创下了偌大的家业,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老报人忠诚的政治灵魂和创新的基因得以薪火相传,今天的年青一代东莞报业人坚持职业理想,怀着赤子之心,奔波在新闻的现场,工作在午夜的机房,奉献出一份份优秀的新闻报道作品。

回顾30年流岚岁月,我们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那就是: 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立足东莞不放松,坚持改革创新不懈怠。 只有坚持党报姓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举党的旗帜,牢记责任使命,党报才能找准自身定位不会迷失方向。只有坚持立足东莞不放松,党报才能获得强大的力量和信心的源泉,才能切实地履行好责任和使命。只有坚持改革创新不懈怠,与时俱进不断自我革命,党报才能获得永葆青春的内在动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党委政府的新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辉煌只属于历史,光荣只存于过去。当前,报业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的时刻。传媒生态和受众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全行业正面临严峻的经营困难局面,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新的形势,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今年年初,报社出台了《2016年改革行动纲要》,提出了建设拥有较强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区域性新型传媒集团这一奋斗目标,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构建框架,打造定型。这既是响应党委政府对报社的使命召唤,又是报社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完成这一基本目标,需要我们做到:

一是要全面强化党报意识,忠实履行职责使命。 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落实到报社的实际工作中去,进一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报社各项工作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报社各媒体把政治导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传达党委政府主张,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打好重大新闻宣传战役,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为东莞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是要全面优化报纸平媒,巩固和扩大传统舆论阵地。 优化《东莞日报》、《 东莞时报 》的版面和内容,进一步增强《东莞日报》的政经服务功能,强化党报的权威性;突出《东莞时报》的民生服务功能,增强其贴近性与服务性。用心打造一批拳头产品,抓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将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群众的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将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精心策划,巧心谋篇布局,做到上级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进一步优化报道方式,督促和鼓励记者编辑转作风,改文风,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三是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 要增强媒体融合改革的使命感、紧迫感,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加快建设媒体融合平台,完善全媒体采编中心和全媒体经营中心组织架构和技术平台,理顺全媒体工作机制,保障重大要闻的第一时间发布、多渠道发布。借财政支持之力,加大对新兴媒体的投入力度,稳定和发展PC端的时间网,重点发展手机端项目的微信矩阵和i东莞客户端项目。全面推进新兴媒体的内容建设、技术建设与市场推广,提高用户粘度,扩大在青年受众中的用户规模和影响力。

四是要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人才基础。 坚持和发展2006年改革以来“以能定岗、同岗同酬、多劳多得”这一基本人事制度,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全面推进社聘岗位竞争性选拔,把优秀人才放到关键岗位、重要岗位上。加强员工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新媒体素养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新媒体驾驭能力;加快引进报社未来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性人才,完善报社人才结构;适当提高员工待遇,资源向重要岗位、把关岗位、艰苦岗位倾斜;积极营造良好的报业文化氛围,使员工更加身心舒畅地开展工作。

五是要加快调整经营模式,提高媒体产业发展质量。 要以全媒体经营中心为核心,构建一个以统为主,统分结合,资源共享,效率更优的经营体系。调整激励制度,激发经营队伍积极性,稳定当前的经营局面。积极稳妥地探索报社下属经营公司改革,完善对经营人才的长效激励机制。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努力拓展媒体产业链条,探索建设新媒体产业园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为报社媒体产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是报社改革攻坚之年,也是开局破路的关键之年。根据《改革行动纲要》的部署,我们正在落实五项重点工程:一是媒体融合工程,铸造新兴媒体内生动力;二是产品重塑工程,提升传统媒体话语权力;三是资源发展工程,积聚集团持续发展潜力;四是经营优化工程,整合营销提高市场能力;五是制度创新工程,激发全员创新创业活力。未来几年,我们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拓展出新型媒体结构、新型传播结构、新型产业结构、新型管理结构,最终实现建设区域性新型传媒集团的总体目标

30岁的我们,依然朝气蓬勃,激情飞扬。当前,媒体融合冲锋号已经吹响,转型升级已经时不我待,报社又将面临着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东莞报业人将再次踏上漫漫征程。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市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有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朋友的关心支持,我们将拿出义无反顾的勇气、舍我其谁的志气、攻坚破冰的锐气,充满信心,迎接挑战,创造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