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智网工程”工作全市铺开

30.12.2016  09:08

■我市扎实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图为大岭山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资料图片 郑家雄 摄)

东莞时间网讯   近日,省委政法委第二督导组到东莞督导“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排查防控违法犯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三大任务,强化综治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智网工程”近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得到督导组的充分肯定。1月至11月,全市各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排查矛盾纠纷6737宗,成功化解6551宗,化解率达97.24%;命案发案数同比下降11.41%,有7个镇街实现零发案,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得到了有效提升。

全市划分基础网格3201个

今年以来,东莞全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建设,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张基础网格、一支专业队伍、一组信息系统、一套工作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思路,推动各镇街科学划分基础网格、组建网格管理员队伍,加快建设全市集中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发决策分析支持系统,构建覆盖全面、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信息化工作体系。

昨日,市智网办介绍,按照市的要求,结合省委政法委关于在全省全面推行“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的规划,我市对万江、沙田、虎门、望牛墩等13个镇(街)试点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了总结,现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智网工程”工作。

目前,全市593个村(社区)共划分基础网格3201个,配置网格管理员9177人,推动公安等7个部门入格,核定入格事项18类77项,主要涉及消防安全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卫生 监督巡查、社会治安隐患排查以及社区服务等内容。建立了市、镇街(园区)、村(社区)、网格四级服务管理架构,为深入推进全覆盖式动态服务管理奠定基础。

近期以来,市委政法委、市人力资源局加强对基层网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落实网格员整合、招聘、录用、管理、考核等工作。各镇街(园区)按照省、市有关部署,纷纷加快推进辖区网格员队伍组建工作。一方面,通过组织培训、统一考试等形式,将各村(社区)原有的“准网格员”择优整合,优先纳入网格员队伍;另一方面,坚持以较高标准,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网格员,按照1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的要求补齐人员缺口。

加快构建市镇村指挥调度平台

据介绍,市“智网工程”指挥调度中心已进入主体施工建设阶段,各镇街(园区)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统筹开展镇级指挥调度中心和村级指挥调度工作站建设,加快构建市、镇、村三级指挥调度平台。

据统计,目前东城、厚街等2个镇街的指挥调度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莞城、石龙、南城、望牛墩、麻涌、高埗、长安、黄江、清溪、横沥、企石、石排等12个镇街指挥调度中心正处于装修建设阶段,其余镇街均已完成指挥调度中心选址及建设方案制定工作。

在智网工程的基础上,我市大力构建以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枢纽,以“智网工程”网格管理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手段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格局;大力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信息化服务打防控“情报+”支撑基层实战模式等试点,建成一、二类治安视频图像采集点超16万个,主要公共场所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率达100%。

通过优化基层治理模式,有力提高了精准管理水平,如厚街镇网格管理员通过“巡城马”系统,短短几个月就发现出租屋、“三小”场所隐患数2422条,完成隐患整治数2171条,整治率达8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