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暂未有“毒蚬肉”通报情况
东莞河蚬的养殖户很少,市场上的河蚬和蚬肉多来自外地。东莞时报记者 梁淑娟 摄
记者走访城区几大市场发现,东莞河蚬的养殖户很少,蚬肉大多来自外地
韭菜炒蚬肉、蚬肉蒸蛋、油盐水浸蚬……作为不少人喜爱的菜肴,蚬肉可谓是餐桌上的“常客”。不过,如果看了昨日一则关于“毒蚬肉”的新闻,大家今后买蚬肉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报道指出,广州警方近日打掉一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蚬肉的团伙,不法分子为延长蚬肉保质保鲜期,竟将脱壳的蚬肉倒入添加了甲醛的水池中浸泡,如此“加料”的蚬肉从广东中山运送而来,主要销往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周边的农贸批发市场、酒楼和食堂。
那么,“毒蚬肉”有没有流入东莞市场?平时购买蚬肉,应该怎么挑选?如果是甲醛泡过的,又该怎么分辨?昨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几个市场,并请来有经验的档主、师奶支招。
记者走访:东莞农贸、水产市场均鲜见蚬肉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南城第一国际的中心肉菜市场,这里只有一个水产品档口,水箱里不见蚬的踪影,只有花甲、花螺等贝类海鲜。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南城塘贝市场、万江蟹地市场。
下午4点半,位于东城的金桥水产品市场,在海鲜区,白贝蚬、贵妃蚬、鲍鱼蚬、黄金蚬等摆满各个档口。记者了解到,这些都从福建、广西、海南、广州等地进货,价钱才几块到十几块/斤不等,散客居多,销量少。一家档主无奈地说,“每天都要用活水养着,也就保存两三天而已,腐烂了只能扔掉,所以不会进货很多”。
东城主山综合批发市场,就有蚬肉售卖,主要从虎门进货,也有来自广州的,价格基本7、8块/斤。“大部分档主都是拿蚬回来,煮熟后自行卖蚬肉,价格相对贵一些;也有少部分直接进蚬肉出售,价格就便宜些”,相关负责人介绍。
傍晚,记者在南城随机走访几家餐厅、食店,发现餐牌上较少见蚬肉菜式,负责人大多表示,吃蚬肉的顾客少,因此也没怎么买蚬肉。
部门回应:东莞自养河蚬很少,蚬肉多从外地调入
“东莞河蚬的养殖户现在很少,市场上的河蚬和蚬肉多来自外地。”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产品从养殖场到入市之前,他们会从源头上进行监管。每月,渔业部门对水产品进行例行抽检。最新一份抽检报告是今年4月,该局组织抽检水产品464批次,范围涵盖广,抽检对象为鲜活样品鲤鱼、草鱼、鲫鱼等36个品种。河蚬,却未纳入常规抽检范围,主要原因是东莞的河蚬产量较少。
金桥水产品市场负责人也说,除了部门不定期抽检,按规定市场每个月也抽检水产品达20次,基本覆盖所有档口,或在水产品进市场前抽检,或在档口交易期间抽检。一旦发现问题,要求档口退货,并通知渔业部门前来处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表示,目前暂未接到有关“毒蚬肉”的通报情况,一旦接到,会立即展开针对性检查;针对媒体报道,该局也将会把蚬、蚬肉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
知多D
1、如何挑选蚬肉
一些档主、资深师奶支招,蚬肉要挑饱满、表面白净、干净的,如果颜色呈蛋黄、外形扁平,就不够新鲜。买回来蚬肉后,还要注意清洗,用盐水浸泡15分钟,过滤后,即可烹调。
蚬肉售卖前,已经过蒸煮步骤,相比而言,市民更喜欢买鲜活的蚬类。挑选蚬,要选外壳密封的,买回后用清水养几天,每天换水,吐沙后可烹调。
2、如何识别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
一看:使用甲醛泡发过的海产品,外观虽然鲜亮悦目,但色泽偏红;二闻:会嗅出一股刺激性的异味,掩盖了食品固有的气味;三摸:特别是海参,触摸,手感会较硬,而且质地较脆,手捏易碎;四尝:吃在嘴里会感到生涩,缺少鲜味;五验:用适量水浸泡水产品,滴入品红硫酸溶液若呈蓝紫色,可确认其中含有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