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为百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将引进多个医药项目
▲研究院外景
“在新型研发机构中,这是资金和用地最少的研究院了。”8月7日,记者来到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发展委员会负责人如此向记者介绍。从2013年落地东莞以来,研究院坚持花最少的钱,干最难的活,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在资金、场地缺乏的情况下,作为一家科技平台,研究院积极做好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服务。近年来,研究院已经为100多家大湾区企业及30多家国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完成了60多项市场准入项目,收入1600多万元。标准物质研究将打破国内空白,生物缓冲液技术即将产业化……研究院将积极引进医药项目,打造东莞生物医药产业链集群。
“最少的资源做最难的事”
暨南大学的生物医药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学科,闻名全国。曾任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暨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的蒋杰,深知“生物医药”未来的发展前景,毅然辞去校内行政职务,来到研究院担任院长一职,潜心研究造福社会。
“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然而在生物制药领域,东莞只有‘东阳光’和‘众生’两家上市公司。”蒋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扎根东莞建立研究院,一方面东莞产业链相对完善,能很好地利用各类资源,另一方面东莞生物制药领域仍存在许多空白,发展前景相对广阔。
研究院成立之初,队伍建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队伍建设上,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没有硬性要求高校教授必须脱产加入,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与条件,逐步将研究项目落地,这样取得的效果也很好。”蒋杰说。
与此同时,研究院经费也十分紧张。“最少的资金——5年投资2500万元,最小的场地——1亩地,做最难的活——攻坚国内前沿生物制药项目。”蒋杰告诉记者,暨南大学‘忠信笃敬’的校训理念,正引领着团队不断前行。因为他知道,纵使当前存在投资大、风险大等问题,但只要研发项目做出来,其回报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巨大的,是值得的。
▲研究院暨研孵化器
创新“产学研”模式,加快产业孵化
研究院以科技服务为主,在东莞主要有两个科技服务项目,一个是生物缓冲液项目,另一个是粤港澳国际药物注册平台项目。“生物缓冲液项目正经历市场化的过程。生物缓冲液就像人的血液一样,能有效地延长仪器寿命。”蒋杰介绍。
“粤港澳国际药物注册平台项目主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当期已经为100多家大湾区企业的100多个产品提供服务,同时也为30多家国际企业提供服务,完成了60多项市场准入项目。”蒋杰表示,该项目也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未来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与义务。
在东莞站稳脚跟后,研究院不断将优势成果转换落地。蒋杰表示,依托暨南大学学科优势,研究院在全国各地引进了一批优势医疗项目,“王通教授的‘微量检测’项目主要是用于检测传染病(包括艾滋、乙肝等),落地后预计年产值能达到4000万元。
除了将优势成果转换落地,研究院还通过“产学研”的方式进行产业孵化。“我所负责的是生物制药孵化器项目。在缺少资金、缺少场地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成功孵化出十家企业。研究场地从最开始的667平方米发展到如今6167平方米,研究院正朝着国家级孵化器的目标迈进。”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刘雁如是说。
▲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实验室
打通医药项目最后一公里
蒋杰表示,建立研究院的初心就是立足东莞,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国内生物医药水平走在世界前沿。为达目的寻求更好的发展,研究院“精兵简政”,将核心管理团队控制在10人以内,并且将产业化和公共服务分开,这样更为机动灵活。
“东莞营商环境良好,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未来我们将以产业链为中心,深耕生物医学领域。”经费稀缺,倒逼研究院在项目选择上非常谨慎,必须保证每个项目都产生经济效益,确保转化成功率。“因此,在项目选择上,我们主要做好‘最后一公里’项目,踢好临门一脚。”
例如,叶意言教授的“生长发育”动态管理项目已经走在全球前沿,主要是通过“骨龄法”对儿童成长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儿童每个阶段成长发育到位,研究成功将对东莞乃至整个中国都会产生影响。”目前正沟通落户研究院孵化器,将带来涵盖X光、运动器械、营养食品的全产业链。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应急医学实验室主任钱令嘉教授,研发出可以测量人的压力并进行干预的技术。该技术已在军队使用,正向民用领域推广,市场空间极大,也有望落户研究院孵化器。
谈及未来发展,蒋杰表示,研究院将依托暨南大学药学“双一流”学科优势,以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为主,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继续进行项目和公司的孵化,做好科技服务工作,推动东莞地方领域发展,积极打造东莞生物医药产业链集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帅 实习生 曾苑彤 记者 杨圣沛/文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黄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