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东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至610元

05.11.2014  10:49

   东莞时间网讯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昨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2015年1月起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目前的每人每月510元提高为每人每月610元。此外,审议通过了《东莞市医疗废物管理规定》、《东莞市“三旧”改造产业类项目2014年实施计划和预备计划》等事项。

   议题1四中全会后

  莞首份规范性文件“出炉

  我市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东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规定》将于2014年12月31日有效期届满。为保证我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有效开展,会议审议决定,对原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完善。

  袁宝成指出,《东莞市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市出台的第一份规范性文件,具有示范意义和样本影响。文件的内容须依法审核、依法立规、依法办事,打造“法治政府”。

  袁宝成要求,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生态环保,事关重大,务必要做到全流程、全覆盖监管,确保监管到收集、贮存、运送直至销毁的每一个环节。

  新《规定》主要做出三个方面完善:一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规定》中关于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其中,有病床的医疗机构在本单位内的收集频次应当每天不少于一次;对无床位的医疗卫生机构如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医务室(含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现场急救等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在当日医疗活动结束前完成收集工作。

  二是理顺医疗废物处置费收付关系,将《规定》中的收费主体“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更改为“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

  三是考虑到《规定》内容除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还包括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和运送工作,将“东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规定”改为“东莞市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同时根据当前机构改革情况,调整部分负责的职能部门。

  新规还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其中对直接接触医疗废物人员每半年组织一次;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健康受到损害。

   议题2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015年起提高至每人每月610元

  近期,通过对我市低保家庭基本消费支出抽样调查和统计,低保家庭月人均基本消费支出达600元左右。为着力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更好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会议决定,从2015年1月起提高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目前的每人每月51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610元。

  调整后的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610元,对比目前的510元,提标幅度为19.6%。调整后,经测算,2015年低保金支出共需7102.49万元。

  袁宝成强调,要通过保障标准的落地实施,达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目的。务必要做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使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标准调整后的待遇。同时,要严防骗保行为、杜绝骗保现象的发生,严格把关,提高透明度。一经发现骗保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和追回保障金。

   议题3“三旧”改造

  凤岗三项目各补助资金1000万元

  会议审议决定,将落户凤岗镇的东莞侨安科技园项目、中国证券期货业南方信息技术中心项目、东莞市雅路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总部及家纺研发中心项目地块由预备计划,调整纳入年度实施计划,并可以按相关规定申请财政补助资金3000万元,每个项目各补助1000万元。

  袁宝成要求,要认真总结凤岗“三旧”改造经验,梳理镇街创造的不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同时要推动“三旧”改造项目加快报批和动工建设,争取尽快取得实效。

  据了解,凤岗镇东莞侨安科技园项目面积56.4亩,由东莞市侨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改造,改造后容积率为3.2,产业安排为工业制造业。凤岗镇中国证券期货业南方信息技术中心项目面积179亩,由东莞深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织改造,改造后容积率为1.8,产业安排是工业制造业。凤岗镇东莞市雅路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总部及家纺研发中心项目,项目用地面积约52.5亩,由雅路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自行改造,产业安排是工业制造业,改造后容积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