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核材专家梁志:清华硕士的核电产业梦

16.12.2016  20:15

核材专家梁志。受访者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核材专家梁志,清华大学核工业研究生毕业。他从事核工业至今16年,参与并完成了我国后处理厂、核电厂及各种小型堆燃料运输容器、各种贮存水池工程、上海微堆退役等多项工程的核临界安全分析等工作,在核方面为国家和所在企业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两次破格晋升工程师职称,并先后获得“堆芯换料全国QC小誉称号”。

4年前,梁志与同学来莞创业,成立一家核工业民营公司——基一核材有限公司,负责核辐射防护复合材料3D打印产业化技术研发。

毕业后工作出色,被破格提前晋升高级工程师

2000年,年仅24岁的茂名小伙梁志,从清华大学核工业专业硕士毕业,便进入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担任物理室主任。

在中核集团的12年时光中,梁志负责了M310一回路设计和秦山二期燃料管理工程,包括核设计、燃料管理、功率能力、启动物理试验物理分析,以及各种反应性事故分析等。尤其是临界安全分析,参与并完成了我国后处理、核电厂及各种小型堆燃料运输容器、各种贮存水池工程、上海微堆退役等多项工程的核临界安全分析。

梁志勤奋而且颇有天赋。他还参与了最新版本国际临界安全基准试验数据(2008)的基准验证、国际反应堆物理基准数据(2008)验证工作;出版国家标准GB15146.6《硼硅酸盐玻璃拉希环及其应用准则》、国家标准GB15146.8《堆外操作、贮存、运输轻水堆燃料单元的核临界安全准则》,并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此外,梁志曾担任多项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预研核临界安全课题负责人。因为工作突出,梁志曾连续两年获得堆芯换料全国QC小组一等奖,也荣获中央企业团工委颁布的“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职称都是提前一年破格晋升的。

研发核辐射防护复合材料3D打印产业化技术

然而,2011年梁志离开了中核集团,和老同学南下深圳,次年底到莞创业,担任基一核材有限公司核材事业部技术总监,成为核辐射防护复合材料3D打印产业化技术研发主要负责人。

“我们一拍即合,想创造不一样的东西来,比如一家民营 上市公司 ,让核电产业进入资本市场。”梁志说,核电防护复合材料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但国内还基本用金属,不仅笨重,且核废物处理非常麻烦,清洁成本非常高。当时东莞正处于转型阶段,他们希望结合东莞的产业基础来做。

“以前遇到问题要找工厂生产,但从做模具到加工制作完成,耗时要3天到一个礼拜,而核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可以现场调制材料、3D打印、拼接安装,可以减少80%的时间。”梁志说,3D打印屏蔽一体化复合材料,可以在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材料制造和安装,降低公众辐照剂量率,且可直接焚烧掉,简便又环保。

据梁志进一步介绍:核安全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将给整个核安全材料带来革命性和颠覆性影响,尤其是用复合材料制作的放射性废液防护一体化复合容器,可以防辐射,耐酸碱,耐高温。代替金属制品,有效解决其成本高的弊端,维护工序、后续后处理复杂等弊病。“目前核安全复合材料在中广核集团已经过了试验阶段,未来将代替金属材料,”梁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