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营医院盯紧养老康复市场 有医院已在试水“医养结合”

10.12.2015  16:02

东莞将发展大 健康 产业,推进医疗 卫生 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民营医院盯紧养老康复市场

有医院已在试水“医养结合”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占比已达全市医疗机构的80%,民营医院以后的路怎么走,如何抓住正大热的“大健康产业”的机遇。

记者昨日从东莞“大健康产业论坛”上获悉,集医疗、 保健 、养老在内的多元化综合健康产业市场近几年正热,作为全国民营医院发展的标杆,目前东莞已有多家民营医院开始布局健康产业,意欲试水“医养结合”,如东莞同济光华医院正在打造健康主题 旅游 项目,同时将现有部分医疗床位等资源转向预防保健、康复养老等领域。老牌民营医院之一的樟木头石新医院也开始养老项目。

昨日还有来自国内的医疗界专家和东莞市卫生计生系统专业人士一起把脉东莞健康产业发展。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叶向阳表示,接下来东莞也会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重点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商业健康 保险 等相关支撑产业。

东莞也将发展大健康产业

近期,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联合发文,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会长李月东认为,东莞民营医疗发展在全国都属标杆,大健康将给东莞民营医疗市场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健康产业发展上,民营医院因其灵活性以及创新特点,将是市场强有力的补充。”

昨日也是东莞市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成立5周年暨同济光华医院开业十周年庆典,据东莞市卫计局统计,目前全市设置医疗机构2363所,其中民营医疗机构有1800多家,数量已大幅超过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占比也高达30%。

东莞市卫计局局长叶向阳表示,东莞也会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重点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商业健康保险等相关支撑产业,支持发展可穿戴医疗设备产业,激发市场活力。东莞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得早,数量多,实力强,民营资本如何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也是东莞医改的重要内容,“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壮大,就需要动员全社会参与,对于民营资本介入将是一视同仁。”

有民营医院已试水“医养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就表示,随着慢性病侵袭、亚健康人群增多、老龄化加速,拥有健康已不再只是打针吃药,而是更注重生命质量,大健康产业是发展趋势,医院应该走出围墙,向医疗行业之外延伸,关注预防保健,重视医养结合的发展。

记者还了解到,东莞民营医疗资本几年前开始试水大健康产业。银基集团总裁、东莞同济光华医院董事长邝照光就透露,该集团早在5年前已开始布局大健康产业, 投资 65亿在河源打造“康泉十八国际生态健康旅游城”项目,将涵盖健康温泉、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医疗、健康农业等五大健康主题项目。

中国医师协会民营医院协会副会长、东华医院院长李镜波也表示,东莞民营医院确实不应该只是低头拉车不看路,只想着埋头做医疗,还应该走出医疗之外谋发展。目前,东莞樟木头石新医院也因其优越自然环境,评为“中国最美乡村医院”,并开始结合养老项目,探索“医养结合”。

邝照光还透露,目前,同济光华医院设置床位有1200个,一期开放了500张,主要用于医疗;二期700张床位将主要用于肿瘤检测、肿瘤防治、健康管理、康复、养老这几大发展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