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25.01.2016  12:34

■《东风西渐——近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特展》正在展出

■清描金花卉人物故事纹漆捧盒

■清光绪广彩十三行风景瓷盘

■莞香珍品——土沉

导言 

东莞为岭南名邑,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1700年的建县史,约1260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并抒写了凝重篇章。抗日战争时期,东莞又成为华南抗日的重要战场。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诞生,东莞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

201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名城发展战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3年,东莞市文化广电 新闻 出版局启动了东莞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课题研究,经归纳与提炼,将东莞城市历史文化的特色与价值概括为“六个地”——岭南文明重要起源地、发展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岭南非遗交汇地,岭南人文荟萃地。

2016年,为配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 东莞日报 社联合,以东莞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为主题,推出专题专版,呈现东莞独特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的魅力。

百余件海丝文物  首次公开亮相

东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莞香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为凸显东莞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落实国家提出并重点实施的“新丝绸之路 经济 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成果,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鸦片战争博物馆承办、东莞展览馆协办的《东风西渐——近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特展》,于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2月23日,在东莞展览馆展出。

本次展览以大航海时代的广东与世界为背景,以广州十三行销往世界的外销品及东莞奇特香料——莞香为展示重点,突出广州十三行及东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在东风西渐的历史进程中,古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给西方社会带来的影响。此次共展出鸦片战争博物馆十余年来从海内外征集的精品文物149件(套),主要有大航海时代的各种航海仪器,清代销往西方的外销瓷器、丝绸、银器、象牙扇、象牙名片盒、象牙首饰盒等,均为国内首次公开展出。

此外,展览还展出老山牙香、鹧鸪斑、黄熟、奇楠、虫口等10件珍贵的莞香。展览推出后广受欢迎。目前,该展览已申报纳入全省流动博物馆,将在全省各市进行巡展,宣传推广东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城市文化内涵。

◆重要历史事件

东莞与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  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繁盛于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因海禁而衰落,中国境内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自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

借助毗邻广州、扼守珠江出海口的地理区位优势,东莞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航道上的重要节点,在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促进商贸往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重要地区: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带动东莞商贸发展、商品流通;隋唐时期,东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宋元时代,东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到了明清时期,东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臻于鼎盛。

两汉时期,海外进口的香料受到东莞上层社会欢迎。东城柏洲边东汉墓中出土的陶质薰炉和琉璃耳铛,证明东莞参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期的商品贸易活动。

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对佛教东传起了促进作用。刘宋时,西域僧杯渡禅师云游江南后隐居东莞屯门,传播佛教。

外国商舶来广州贸易,必先集屯门,再经南头、虎门取道珠江,进入广州;从广州出发的中国商船,也必经东莞由屯门进入南海,再驶往东南亚、南亚和波斯湾。东莞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广州的重要门户。

开元十四年(721年),唐政府又在东莞的屯门设镇,建立舰队,驻兵2000名,由岭南节度使直接统领,屯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站、广州港的外港。

东莞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活动也随之活跃,海上丝绸之贸易的发展,极大刺激了东莞地区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南宋末年的东莞白马人李用,钻研周程理学近30年,深得精髓,曾渡日本传播理学,被尊称为“夫子”。

至正年间,东莞资福寺铸铜钟,波斯(今伊朗)商人、僧侣捐鍮石。

东莞的鸡栖(今香港,具体不详,时属东莞县)、屯门(今香港新界一带,时属东莞县)、虎门是明代海舶贸易的主要泊口,东莞与波斯、暹罗(泰国)、安南等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东莞出产的“洋糖”远销至国外“东西二洋”,莞席等为波斯人所钟爱,从波斯运入的“安息香”也被莞人视为珍品。东莞造船业发达,是广东有名的造船中心,所造乌尾船可载三四千石,所产米艇享誉珠三角,极大便利了海外贸易与交往。

永乐年间,不少东莞人随郑和船队下西洋。

正德年间,东莞白沙巡检司何儒在东莞仿制佛朗机炮,首批产品运用于正德十六年(1521)广东按察司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之战。

嘉靖年间,中堂蕉利人莫登庸流寓安南后建立了莫氏王朝。

嘉靖二十一年(1542),暹罗商人柰治鸦看为颂扬番禺县令李恺清除官员索贿之弊、保护外商正当权益而立的却金亭碑,记载了当时东莞与泰国等国文明贸易的史实。

万历十年(1582),东莞虎门北栅人陈益从安南(今越南)带回番薯种,试种成功后在祖父陈莲峰墓旁购地扩种推广,比福建长乐人陈振龙早11年,成为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

“海禁”重开,特别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后,粤海关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口岸海关,东莞虎门、镇口、石龙是粤海关的税口。

乾隆年间,东莞横坑人钟映雪收集整理并评点的木鱼书读本《花笺记》、《二荷花史》,19世纪传入欧洲,被译成德文、荷兰文、英文、丹麦文、法文等。德国诗人歌德曾在日记中记述了他读《花笺记》译本的感想,称《花笺记》为“一部伟大的诗篇”。

◆重要海丝商品

作为出口商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东莞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主要出口商品有炮竹、蚕丝、水草、凉粉草、腐竹、大头菜、荔枝干、黄麻、油鸭、腊味等。

草席

清末,东莞草织品以品种多样、图案秀美驰誉海外,并掀起专营出口莞席的热潮。其中,花席“年售出口约500万张,以美国为最”。20世纪初,东莞草织厂、庄数十家,从业万余人,产品大量出口英、美、法等国及南洋诸岛。产品有猪仔席、街市床席、加用突花席、蛮蛇席、金银绳地席、长席、花绳席、摩登席、时花席、芥黄席等,除部分内销外,大量出口英国、荷兰、法国、德国、美洲、澳洲、印度、泰国、南洋群岛诸国及阿拉伯地区。1910年-1914年是草织品出口的高峰期,每年输出草织品约18万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政府大力扶持草织业,形成以设在莞城的进出口公司专营出口业务、全市各镇区设立生产基地的格局。1950年,莞城地区经营草织业的有12家,其中在1963年成立的东莞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靠草织品起家。20世纪70至80年代是东莞草织业最辉煌的时期,东莞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在全市28个镇都设有生产加工基地,全市每个镇都有草织品收购站。为保证货源,该公司于1978年在长安镇兴办近270公顷的大草场。1985年,该公司与厚街联合创办了东莞地毯厂,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以水草为原料,生产贴胶草地毯,是国内首次用编织水草地毯,并畅销五大洲,每年换回数量可观的外汇。

烟花炮竹

17世纪末,烟花炮竹有少量出口,在运销大头菜、水草、凉粉草等出口商品中夹带小量炮竹烟花,运往荷属东印度(今印席尼西亚)、婆罗洲、越南、泰国、缅甸等地销售。海禁开放后,炮竹成为独立的出口商口,销售地区扩大到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地区。清光绪十三年(1887),炮竹出口金额达一百余万两白银。1918年出口总额达一千多万两白银,有罗华泰、谦隆、黄佐记等大户。后来,陈大益、罗华泰、张大益、居然、公信祥、天益、广其昌、广安和广兴昌等商号发展起来。1948年,炮竹出口达鼎盛时期,出口额达1000多万港元,约占世界炮竹销量的30%左右。截至1987年,东莞市有烟花炮竹厂161家,职工近2万人,厂外加工户近4万人,年产220多万箱,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1988年,炮竹烟花以322万美元的总额,位居东莞出口商品榜首,足足高出第二位一倍多。198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届国际烟花比赛上,东莞市烟花炮竹厂生产的“中加友谊”荣获了国际传统烟花比赛第一名,夺得了朱庇特金像奖。

◆重点文物遗存

至正大铜钟

——东莞与伊朗友好贸易的结晶

原置于资福寺内,现藏于东莞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元至正六年(1316)以铜、金、银、鍮等原料铸成,其中鍮为往来东莞的波斯商人、僧客所赠。

却金亭碑

——东莞与泰国友好通商的见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莞城街道光明路与教场街交界处,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明嘉靖中,市舶司由海道和县令代管,“船至澳,遣知县有廉干者,往船抽盘”。十七年(1538)番禺县尹李恺来东莞交叉检查外贸,订立制度不准官吏随意抽盘,骚扰外商。暹罗商人柰治鸦看筹银一百两奉送李恺以表谢意,李恺拒不接受。经巡按王十竹批准,柰治鸦看于二十年(1541)在东莞城码头附近的演武场之南,建却金坊和挂却金匾,记载此事,以表彰李恺的廉政。二十一年(1542),建成却金亭并立却金亭碑。却金亭碑由赐进士第文林郎巡按广东监察御史姚虞撰文,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郑一统篆额,赐进士第礼部员外郎林应亮书丹。目前,却金坊已毁,原石刻存东莞市博物馆;却金亭已毁,碑仍存在原址,是中国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及东莞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友好通商的重要历史见证。拓片曾由广东省博物馆赠送泰国总理江萨和皇室,进一步加深了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

“民革”初期,当地群众用石灰封住却金亭碑碑面,挂上毛主席像,贴上“永远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伪装成“红碑”,得以保存。1973年初,东莞中学教师杨宝霖带领学生拓《却金亭碑记》时,洗刷碑面、剔除石灰,重现碑刻原貌。

陈莲峰墓

——我国第一块番薯地的历史坐标

明万历八年(1580年),陈益随友人往安南(今越南),当地酋长以礼相待,每次宴请都有味道鲜美的甘薯。但当地法例,严禁薯种出境。陈益以钱物“疏通”了酋奴获得薯种,于万历十年(1582年)偷带回国。他在花坞里试种成功后,在祖父陈莲峰墓旁购地35亩进行扩种。因薯种来自番邦,故名为“番薯”。此后,番薯种植普遍推广,成为人们的主要杂粮。陈益从安南引进番薯比福建陈振龙早12年,是我国引进番薯的第一人,陈莲峰墓则成为我国第一块番薯地的历史坐标。万历二十年(1592年),陈益临终时遗书后人,嘱咐每逢祭奠,祭品中必要有番薯,陈氏后人代代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