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溺亡事件水域仍有人野泳 沿江镇街将加强监管

07.05.2015  11:56

东莞时间网讯 “五一”小长假期间,东莞发生的多起溺亡事件令人心痛。盘点近5年的溺亡事件时,记者发现,中小学学生在溺亡人群中占了很大比例。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溺亡事件的发生,成为摆在家长、学校和教育等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昨日,高埗和石碣等位于东江流经的镇街已明确表态:近期将采取各种措施对危险水域加强监管,同时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

记者还采访了律师、心理专家和学者等,就如何防范悲剧的发生,和万一悲剧发生后该如何维权进行了探讨,以期在暑假即将来临前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份有效的参考。

石碣和高埗表态:

加强危险水域监管  做好学生安全教育

记者在连日走访中发现,多处危险水域均出现了市民野泳的情况,甚至在“钓鱼哥”溺亡处附近不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大批野泳者的身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暑期将至,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管,尽量杜绝溺亡事件的发生呢?

“5.1”溺水事件发生后,高埗镇政府相当重视,接到东城报警后,当天晚上就把情况介绍和提醒经短信方式发给了学校校长、负责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并要求在一天之内把这些事情向学生、家长通报。

近日,高埗宣教办还印发了防溺水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部门的职责,并与城管、教育、学校和村合作,准备于近期发放。

高埗方面还准备召开防溺水研讨会,与学校校长、安全生产负责人、部分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讨论,收集意见,探讨职能部门该如何做。

此外,高埗还将联系市体育局水上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前往该镇,向广大学生、教师和家长,教授如何应对溺水,该培训有望走进课堂甚至来到泳池。

而石碣警方则表示,鉴于近期发生的溺水事件较多,公安部门将对危险水域加强巡查。该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则称,将对相关水域的指示牌等设计进行检查、修复,或增设新的指示牌,以便更好地发挥提醒的功能,减少悲剧发生。

心理咨询师:

让孩子体验死亡痛苦  家长须时刻关注安全教育

昨日,记者在对东莞历年发生的溺亡事件进行盘点时发现,溺亡者当中,在校中、小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有人就认为,“这些孩子因为年纪太小,心理上对溺水甚至死亡没有正确的认知,所以容易发生意外。”

东莞泰诺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首席咨询师刘欣。刘欣表示,安全教育不仅针对青少年学生,在成年人中也需要推广和普及。很多家长在允许孩子外出时,应该把握好安全尺度。比如,要问清楚孩子去哪里、和谁一起、什么时候回来等,还要告知外出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书面的方式,这样可能更有效。

刘欣还提出,家长可以让未成年人直观的感受痛苦、死亡等,比如,看一些安全教育视频等,人的本能就是逃避痛苦,用这样的教导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尽可能远离悲剧。

律师:

水域管理方难辞其咎  家属可诉至法院索赔

近期发生多起溺水事件,出事地点附近均立有提醒不能游泳的指示牌,这种情况下仍发生了溺亡事件,相关部门是否需要担责,死者家属又该如何维权呢?

广东中亚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丹表示,虽然都设立了相应的指示牌,但并不是因此就能彻底免责。

赵丹表示,对于有公共管理方或由私人承包使用的湖泊、河流等,受害者家属可以找到管理方,或使用方,要求赔偿,或向法院起诉。如东江这种大型河流,受害者家属可以查清出事水段,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求赔偿。

“关于不同年龄,不同时段溺亡的,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十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是上学期间溺亡,学校自然应该担责,而如果是暑假或放学期间,孩子出现溺亡的,家长作为监护人,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