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牵红线” 三师图市与云南昭通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

11.07.2017  20:44

草湖镇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对面的兴业小区,是云南昭通转移就业人员的新家园 记者 程玮坚 摄

来自云南昭通的张炳宦向媒体讲述他家的新生活 全媒体记者 程玮坚 摄

有住房有补贴 昭通夫妻安心扎根南疆

东莞时间网讯  从种地到开机器,家庭收入从不到一千元猛涨到三四千元,还住进了两房一厅、免租金的“夫妻房”……过去的一个月,对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张炳宦、任宗仙夫妻俩来说,简直就像做梦一样。他们起初些许忐忑怀疑,如今已是满心欢喜,对在兵团草湖镇的崭新未来,两人充满了期待。

今年5月,东莞援疆干部“牵红线”,东莞对口援建、帮扶的三师图市、云南昭通“喜联姻”,两地建立起劳务协作长效机制。今后,三方将合力推动云南昭通劳动力转移就业安置试点工作,一举解决昭通困难群众就业、南疆人口结构优化等问题。该项创新举措获得三师兵团高度评价,被誉为东莞对口援疆又一特色品牌。

南疆一年收入抵上老家十年

宽敞明亮的厂房,进口高端的设备,在兵团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一期东纯兴30万锭的生产车间里,来自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的新员工谢笃义正在认真地摆弄机器,经过半个月的培训,谢笃义已能独立操作。

与厂区隔路相望是一个新建的小区,红墙高楼绿树环绕。小区外墙上挂了一条红色横幅,上面醒目地写着:热烈欢迎云南昭通的兄弟姐妹来疆工作。这里就是兴业小区,产业园的员工公寓,同时也是张炳宦、谢笃义等云南昭通员工的新家园。这里既有单身员工的公寓,也有“夫妻房”,租金全免。

站在B区三单元的家门口,一身迷彩工作服的张炳宦乐呵呵地把记者一行请到家里。这是一个60平方米的房子,两房一厅一卫,对于张炳宦夫妻俩来说已经足够大了。更让张炳宦感动的是,他们一家搬来的时候发现,东莞援疆干部已经把电视机、沙发、床等基本家居用品都配齐了,“拎包就能入住”。

不过,对于过惯艰苦日子的张炳宦来说,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的是,在这边上班不仅有工资还有补贴!“一个孩子读大学,一个读中学,很需要钱。”张炳宦坦言,在老家靠种地、打散工,一个月也赚不了1000元,再怎么节俭还是不够交学费。

6月初,张炳宦夫妻来到草湖镇在东纯兴上班,按照规定,他们需接受3个月培训。但即使在“试用期”,夫妻两人的月薪均超过1800元。正式入职后,每人月薪将上涨至3000元以上,同时还可领取每人每月800元的补贴。算下来,张炳宦一家年收入将突破10万元,这相当于他在老家十年种地的收入。

夫妻工作满18年奖房子一套

从云南昭通到新疆喀什,第一次出远门的张炳宦并不晓得两地相隔多少公里。但是,他非常清楚地记得一路上他转了四趟火车,坐了四天四夜。

这是一个漫长的旅途,然而旅途并不孤独。“援疆干部和工厂领导都过来接我们,他们也陪着我们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还一路照顾我们。”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这位40岁的汉子眼睛都红了。

让张炳宦感动的正是东莞援疆工作队副队长、图木舒克市副市长宁康。今年5月,在宁康的牵线下,三师图市与云南昭通签订了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决定以彝良县为试点,力争近期内实现部分人口的迁移。随后,东莞援疆干部深入高寒地区的荞山乡、树林乡,宣传发动当地困难家庭转移就业。

听到有工作、有房子还有补贴,我就决定要过来了。”张炳宦说,那时候他正为两个孩子的学费发愁,听到这个消息顿感眼前一片光明。一家人背井离乡,去一个从来没听过的、遥远的地方生活,张炳宦做的这个决定,在村里很多人看来太“冒险”了。一个月后,张炳宦在兵团草湖镇开启了幸福的新生活,他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非常自豪!他的勇气也改变了一家人的穷苦命运!

过上好日子,张炳宦并没有忘记“穷亲戚”。这些日子,他常常打电话回老家,向亲友讲述他在南疆的生活,希望他们一起走出大山到南疆团聚。“这边工资这么高,好多人也想过来哩。”张炳宦开心地告诉记者,他好几个亲戚都说要跟过来一起打拼。

更让张炳宦安心的是,按照规定,他和妻子只要在厂里加起来做满18年,就能获赠住房一套,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在张炳宦看来,这是“到哪都找不到的好事”。

/延伸阅读/

11项优惠政策

让转移人口安居乐业

今年5月,三师图市41团、昭通市彝良县政府、广东援疆前指驻师市工作队、广东省驻昭通的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共同签订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1团和昭通市彝良县人民政府劳务协作(人口转移)框架协议》。

目前,东莞援疆工作队正全力做好云南昭通劳动力转移就业安置试点工作,配套了安置补贴、探亲交通补贴、医疗保障、子女入学保障等11项优惠政策,让他们安居乐业、扎根南疆。

根据方案,夫妻双方在草湖镇内的企业连续工作年限相加满18年并继续在草湖镇内的企业工作的,赠送住房一套,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在子女入学方面,凡是户口迁入41团草湖镇的新职工子女,可享受15年免费教育,适龄学生可插班就读公办学校。

试点成功之后,我市将总结经验,为对口援疆的其他省市提供经验模式和操作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