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珠海、揭阳等地让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

20.10.2015  10:22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东莞、珠海、揭阳等地干部从思想观念、脱贫信心入手开展帮扶,让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

惠来县隆江镇鹅豆村种植基地提供技术和补贴,受帮扶贫困户收入翻番。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杜玮淦 卢晓科  记者 段凤桂

  9月18日上午,一场特殊的游戏在惠来县隆江镇鹅豆村举行——通过“找零钱”、“袋鼠跳”、“千里传珠”、“盲人方阵”等,村民们学会了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挑战,增强了协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扶贫先要扶志。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观念一旦更新,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这就是东莞市横沥镇干部结对帮扶鹅豆村时总结出的经验,也是很多地方扶贫时的尝试。

从漫灌到滴灌,精准扶贫

  10月9日晚10点,运货车如期到达揭西县棉湖镇甲埔村的“供港果蔬基地”冷库。这里刚刚出产的100多箱新鲜运到东莞后,再经抽检、报关、运输等环节,最迟在次日早晨就可以摆到香港各个蔬果超市的货架上。

  3年前,东莞市茶山镇扶贫工作组刚刚来到的时候,本地农民种植玉米不得法,收成很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工作组筹集160万元,在村里建成了粤东第一家供港蔬果种植基地。

  面向基地一字排开的10个温室大棚,驻村干部贝松涛告诉记者,大棚是工作组和村干部搭建的;2565平方米的蔬果产业综合服务中心,集加工、仓储、电商、办公、培训等功能于一体;100亩高标准农田,全部配备了自动喷淋设施。

  目前,基地为村集体累计增收34.9万元,出产的蔬菜早已供不应求。于是,工作组把订单发到村民手中,让他们按单种植,再统一检验、收购,每户每年因此增收2-3万元。

  要让贫困村实现发展,建好基础设施很关键。在鹅豆村,一条五米见宽的沟渠横穿全村,村民蹲在潺潺的清流里洗衣服。而在两年前,这条沟渠还堆满垃圾、散发着臭味,村民苦不堪言。

  “最严重的时候,水淹到我的胸口这里。”村主任苏辉龙比划着说,由于排水不畅、缺少堤坝,居住在低洼处的300户居民在雨季时经常受浸。“沟渠堵塞后,鹅豆村逢雨必淹。

  在帮扶鹅豆村期间,工作组分两期修缮和建设了排污涵洞、沟渠和挡土墙,花费108万元,彻底改变了村庄受浸的历史。

从普惠到激励,多劳多得

  精神层面的帮扶是扶贫工作的一个难点。在对口帮扶丰顺县汤西镇南礤村时,省国土厅的干部从观念转变着手,督促贫困户发扬主人翁精神,树立主动脱贫、自力更生的意识。驻村干部组建西联村志愿者服务队,让村民参加、组织志愿者活动,在服务中受到教育和感化,转变思想观念。

  在帮扶中,省国土厅采用了“先发展后补贴”的方式开展工作。贫困户按照自身意愿先行发展种养项目,工作组再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给予补贴。三年来,共发放各类种养补贴和生产启动资金49.568万元,贫困户的种养积极性、脱贫意识不断增强。对此,驻村干部说:“虽然我们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是看到村民变了,我们累也值得。

  东莞扶贫工作组组长陈智武认为,上个世纪的扶贫工作是以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为目标的,现在这种观念应该转变了。“内生”是东莞这一轮扶贫总结出的经验,扶贫要注重长远效果。

  省住建厅和省国土厅在本轮扶贫中,依托各自在测绘、规划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对口帮扶的丰顺县埔寨镇埔西村和南礤村做出了详细科学的发展规划,为各项建设提供了科学而规范的依据。

  省住建厅的驻村干部李玉泉介绍,村庄的科学发展,当务之急是编制一个简洁易懂、易操作、能实施的规划,这是扶贫成果长效化的基础,也是农村内生发展的必要过程。

村干部带头,村民跟着学

  “我们要转变思路,增加娱乐设施,发展文化事业。”高州市镇江镇甘村村主任陈玉辉说,2014年1月,珠海市教育局的驻村干部李国艺带他们参观了珠海市的幸福村居建设,“这一趟参观,让我们明白了和别人的差距,对我们的冲击很大。

  在甘村这些平均年龄65以上的村干部眼里,过去的扶贫是“金钱最管事”——扶贫无非是把房子盖好,让大家口袋里有钱。现在,这些村干部的认识变了,他们认为扶贫最管事的不是钱,而是帮助转变思想观念。

  对此,李国艺感受最深。一开始到甘村,他发现村民和村干部观念守旧,有村民甚至认为政府把他们划为贫困村,就有义务包他们脱贫。“现在就不同了。”李国艺说,去珠海参观完之后,村干部变了,“他们会有很多想法,会经常跟我们沟通。

  村干部的思维转变,也会带动村民。鹅豆村村主任苏辉龙告诉记者,健身广场建设一开始也遭遇“难产”。广场所在地原是一片空地,建筑垃圾成堆,影响村容村貌也危害村民健康。驻村干部和当地干部动议时,很多村民却以破坏风水为由拒绝在屋前动土、栽树。村干部多次耐心劝导,村民思想开始转变,同意建设广场、种植树木。“现在,村民们可以到这里跳舞、乘凉,尝到了甜头。

  村干部带头示范,村民看在眼里,心里也会盘算。甲埔村的王大伯快70岁了,由他管理的基地豆棚里,试种着六种豇豆。王大伯说,在工作组来之前,他一直以种植玉米等蔬果谋生。由于作物产量少、价格低,他的收入很少,生活过得很艰难。

  “现在收入提高啦!”王大伯算了一笔账,之前辛辛苦苦种田打工,一个月下来只有2000元左右。2014年,甲埔村的蔬果基地正式运营,王大伯就成了基地的员工。除了收入涨了近一倍,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总书记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我现在对致富特别有信心,劲头可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