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留守儿童暑假与打工父母团聚的另类留守
■新快报记者 田晓霞
实习生 萧铭珊 苏汉圭 龙腾 庄瑜
每逢暑假都有许多“小候鸟”,从全国各地“飞”来东莞与父母团聚。父母陪伴的时间有限,“小候鸟”又是怎样度过漫漫长假呢?他们有的上兴趣补习班,有的待在托管班,有的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
趁假期补习知识
东莞石碣镇的洪灿桦是“小候鸟”群体中的一员,每年寒暑假他都会由爷爷奶奶从老家送来东莞与父母团聚,11岁的他已经历过了多次这样往返的“迁徙”。对他来说,每年学期期末结束的时候,便是与父母重逢的时候。
因为父母工作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并经常加班到晚上,他们打消了把上四年级的洪灿桦接来东莞接受教育的念头。小洪的母亲解释说:“只有两个人都去工作才能维持家里的开销。”为了让洪灿桦不闷在家里,父母特意给他报了一个兴趣补习班,让他能在暑假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12岁的“小候鸟”杨航从四川老家来到东莞,他腼腆内向,说话声音很轻,常常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不爱说话。在老家,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还有一个已经工作的姐姐。他并不希望暑假结束后留在父母身边,相比父母在暑假对他的管教和唠叨,他更习惯在老家的自由。
暑假他被托管在托管班里,除了父母没有时间带孩子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学习成绩不好,需要在暑期补课。家里几乎没有人问杨航本人的想法,作为一个下学期就要成为初中生的孩子,他有很多想法和心事,但性格的内敛使他不善与人交谈,父母在他成长中长期的缺失,也造成了他不喜欢吐露心声。他努力想要成为父母期望的孩子,但却好像力不从心,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内心非常敏感。
陌生环境只能宅
乘火车的话,从江西赣州到东莞只有6个小时的车程,但对11岁的张晟来说,一年只能见父母几次。张晟和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张作宇从小在爷爷奶奶的疼爱下长大,家务活基本上都不用做,暑假来莞后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但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专门陪在孩子身边,所以他们通常都是自己待在家里看电视和玩耍,有时候张晟的母亲会把他俩带到上班的厂里和同事的小孩子玩耍。在休假的时候,张晟的母亲会带着他们两兄弟去附近的公园和商场里玩。
13岁的陈晓晶和8岁的陈广涛,是广西来的“小候鸟”姐弟。姐姐去县城读书周末才回家,弟弟生性调皮,学习也不认真,在家又没人辅导,平时功课很难跟得上。他们俩在老家都由奶奶照顾,一到暑假就来到东莞中堂镇父母打工的地方。
父母白天都去工作,妈妈有时加班会加到晚上9点。因为年龄还小,在东莞也还不熟悉,所以他们白天只能待在家里看电视,父母主要是晚上才有时间带他们出去玩。陈爸爸也想努力改变这样的状况,对他们俩姐弟多一些陪伴和关爱,但在生活的现实面前却很难。不过一家人都相处融洽,他们俩姐弟非常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当记者问及姐姐想不想离开爸爸妈妈时,她害羞地不愿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