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绿色”生产力有几多你知道吗?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东莞市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为全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作出更大贡献,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此同时,我市在环境保护建设方面亦是取得多项骄人的成果,为我市人们的优质生活和 经济 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了“绿色”能源!
我市未来的环境建设,靠规划!
为加强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推动深莞惠经济圈环境质量提升。我市牵头举办深莞惠经济圈(3+2)环保合作会议,审议通过危险废物及严控废物监管处置等8个议题,与深圳签署加大茅洲河流域环保检查力度框架协议。
此外,参加深圳市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共同发布《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深圳宣言》。加强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茅洲河流域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总工程量11%,人民涌综合整治工程已正式动工建设,塘下涌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已经明确,可研报告正在编制当中。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全市禁燃区内高污染燃料锅炉已全部完成改造或拆除,完成省下达的小功率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和黄标车淘汰任务。加快我市热电联产建设,基本建设完成中电新能源热电厂扩建2快我市热电联燃气热电联产项目、恒运公司向麻涌镇新沙工业区集中供热项目,并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前期工作。着力解决跨界垃圾污染问题,桥头镇大东洲垃圾填埋场覆土工作已全部完成,大东洲垃圾渗滤液处理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来看看我市在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计划吧!
水生态建设
近年来东莞以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抓手,启动了总 投资 达183亿元的42个涉水重点项目,并规划在“十三五”期间投入124亿元建设176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进一步提升截污治污能力。
水生态景观成东莞投资热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发展重污染企业和禽畜养殖业,华阳湖周边污染严重、臭气横流。今日的华阳湖已然水草丰美,阔别半个世纪的白鹭、池鹭、夜鹭等珍稀鸟类也重归华阳湖。2013年起,借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契机,麻涌镇通过对主要河涌进行清淤、治堤、截污、活源和生态修复,使全镇生态、人居和投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属地水生态工程建成后,就成了以华阳湖为核心的生态湿地公园水乡休闲 旅游 区,吸引珠三角等周边游客200多万人次,同时也带动了招商引资,短时间内就引进中粮、阿里巴巴、京东、云南城投等内外资项目43宗,总投资近350亿元,带动了当地的产业转型。
狠抓城市污染环境整治
深入开展石马河、茅洲河等跨界河流污染治理,全面完成水乡经济区水域面源整治。启动4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新改扩建11家污水处理厂。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出台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施臭氧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黄标车淘汰年度任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600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上升14.3%。试点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
加强生态建设
2015年,东莞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森林城市,获评民生周刊2015全国十大“洗肺”城市。完成53.7公里潮莞高速生态景观林带苗木种植,水源涵养林造林6056亩,幼林抚育25896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及活立木蓄积量全面超过省下达目标。
发力节能减排
推进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试点工作,基本建成6个环保专业基地,投入17.1亿元推动“两高一低”落后企业整治退出。推进电机能效提升及注塑机伺服节能,更新改造数量稳居全省第一。五大高能耗行业能耗全部下降,四项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部完成,预计全年单位GDP能消降低5.65%。已有43个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大力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推动低碳社区建设,成功申报省首批碳普惠制试点城市。
东莞今年“一河一策” 治理35条内河涌
东莞市公布今年内河涌整治任务,东莞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第二批内河涌污染整治任务清单。至此,今年内河涌污染整治任务已经全部明确,33镇街(园区)各将对1~2条内河涌实施“一河一策”,制定落实整治方案。
为加快全面改善东莞市水环境质量,有序推进全市内河涌整治工作,切实落实“涌长制”,去年开始,东莞市按每年每镇街(园区)治理一条内河涌的要求,推动全市开始水环境整治。今年年初,各镇街(园区)报送了2016年度内河涌污染整治计划,东莞市环委办组织市水务局和市环保局开展了现场核查和水质监测。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细康说,东莞较早地意识到要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双赢的路子。在绿色东莞工作和生活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呀!期待未来,东莞绿色生产力爆发出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