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经济的新增长动能正生成替代效应
《南方日报》报道,过去一年, 新闻 媒体上不断充斥着关乎东莞的各类信息,特别是“倒闭潮”的传言不绝于耳。但实际上,东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从2014年的7.8%提升到2015年的8%。作为广东制造业的典型样本,被低估的东莞背后,制造业正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谋求高水平嵌入全球价值链之中。
GDP突破6000亿元大关,增长率提升到8%,在国内外媒体一片唱衰声中,东莞 经济 2015年这份成绩单似乎出乎意料,“莞式反转”更让许多看空东莞的人大跌眼镜。而在保持良性增长的背后,其实,东莞更积极的变化深藏于经济生态的重构中,深藏在增长动能持续的转换中。
翻看世界制造业城市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制造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都是城市经济饱受痛苦进而蜕变的进程。当众多制造业企业因为成本高企而难以继续成长的时候,转移到成本洼地的其它城市甚至国外,往往会令城市经济面临空心化难题——旧增长动能转移出去或衰落,而新增长动能又没有同步形成替代效应。显然,空心化是城市难以承受之重,如果城市无法应付空心化难题,那么,城市经济甚至可能一落千丈,退出先进制造业城市和发达经济城市的行列,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从富可敌国到财政破产,就是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不力从而导致产业空心化的一面镜子。
如果从2008年算起,那么,到目前为止,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进行七八个年头了。按照经济学所设定的标准,可以说,东莞经济显然没有掉入产业空心化的陷阱,即使出现了一些企业的破产倒闭,出现了一些企业的外迁,但是,新企业诞生的数量更大,新产业的增长势头更迅猛,转型升级内涵更厚重。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上,某些企业的破产和外迁,甚至某些产业的衰落,其实都是经济生态重构过程中所必然发生的一幕。于东莞更为重要的是,部分重量级企业转型升级的累积效应已初步呈现。去年,部分东莞公司加快了上市的节奏,而这些公司大部分是高新创企业。另外,“机器换人”领先其它制造业城市,制造业自动化进程的加快,不但创造了优质的产出,更为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为东莞制造业实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打下了基础。
无疑问的是,东莞仍然行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某些痛苦或许依旧难以避免。不过,转型升级的累积效应已然呈现,东莞经济的新增长动能正生成替代效应。坚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定然会加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