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给“折翼天使”送去爱与关怀
每位残疾人都是一名“折翼天使”,而他们的家属都是“守护者”。由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不残缺的爱’——关爱残疾人家属计划”就是为这个群体提供服务。该项目已实施近四年,四次获得市内和中央财政支持,今年其服务对象从此前的莞城又扩至南城,共达2000余户残疾人家庭。
为2000余户残疾人服务
在前不久市民政局公布的2015年度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由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不残缺的爱’———关爱残疾人家属计划”获得15万元资助。该项目于2012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近四年。
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余佳平介绍称,在前三年里,项目的服务对象是莞城1400余户残疾人家庭,提供的服务包括个别化辅导、亲子活动、家属互助、社区融入等。项目为语言、听力、肢体等六类残障人士家属提供服务。今年,该项目将服务对象从莞城扩至南城,服务对象共达2000余户残疾人家庭。此外,服务内容也有所增加。
“今年开始,每次社工和志愿者前去南城的服务对象家中探访时,都会带着营养师、护理师、康复师一起去,教他们进行疾病预防、康复知识、营养搭配等等。”余佳平说,此外,项目还会邀请拥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上门为服务对象提供电器维修、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服务。
同时,目前项目也依托莞城和南城共7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残疾人配备了更多有针对性的康复设备,甚至还为一部分生活特别困难的残疾人送去康复设备,比如按摩器等。
家属在“说吧”尽情宣泄
“总体来说,残障人士家属比较孤独,没有同辈支持。”余佳平说,这些残疾人家属中,有的照顾残疾人长达20多年,尤其是精神类残疾,家属压力非常大。
为了给家属搭建一个宣泄平台,项目还开设了家属“说吧”,即将家属集中在一个场所,让大家畅所欲言地交流。“大家相互尊重、真诚,且为别人保密,形成一个互助的环境。”
家属们的参与热情逐渐高涨,有时社工通知一个家属参加活动,这个家属便主动叫上其他三五个家属。有些家属甚至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下次活动开展时间。阿威有一个残障儿子,以前总觉得自己很不幸。
在项目举行的一次季度生日会上,社工从网上下载了一封一名残障儿子写给父亲的信,社工让阿威上台读这封信,读完后阿威特别感动。过了大半年,还一直把这封信珍藏在家,不时拿出来读读。从那以后,阿威比以前乐观坦然了,也不再抱怨了。
个案
照顾弟弟的残疾人找到自信
在所有的家属中,20多岁的小方身份有点特殊,因为他拥有双重身份:他自己是一名肢体残障人士,还要照顾家中同样患有残疾的弟弟。由于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小方性格较为内向、自卑。在一次家属“说吧”的活动中,有一个互动环节,让有才艺的家属表演节目,小方准备唱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社工将小方夫扶上台,让他坐在椅子上。由于过于紧张,小方不停地抽搐、全身发抖,坐都坐不稳。社工见状,连忙劝慰他,让他自己选择继续唱下去还是休息。小方缓了缓说,“我可以的,可以唱下去。”其后,小方艰难地唱完整首歌,而在台下的社工早已泪流满面。参加了多期项目举行的各类活动,小方进步很大。在项目开展的“暑期学堂”结业时举行的音乐会上,小方再次上台唱了同一首歌。但跟上次不一样,这一次,小方挥洒自如,信心满满,还不时跟台下的社工招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