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老厂长收藏抗战时期文物超千件

14.10.2014  10:36

   用了五十多年,去了二十多个国家

   藏品获过全国邮展最高奖

   东莞时间网讯 65岁的沈敦武是东莞一家企业的厂长,他用了50多年的时间,去了20多个国家,收藏了超过千件抗战时期的文物。

  而身为“集邮达人”的沈敦武,还以“抗战”为主题,收藏了抗战时期的信封邮戳,这一收藏屡屡在市里和省内获奖。今年5月,他的集邮作品获得全国第16届邮展的金奖加特别奖。

   50多年来痴迷收藏抗战时期文物

  祖籍浙江诸暨的沈敦武,头衔除了东莞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沙田分会副会长之外,还是东莞一家大型外资企业的厂长。

  在同事朋友的眼中,沈敦武的爱好十分广泛,但他有一项爱好,大家说起都十分敬佩:沈敦武花了五十多年时间,收集了超过千件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

  近日,记者在沈敦武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这位神采奕奕的收藏家。

  沈敦武抱来一摞资料,摊在办公桌上向记者介绍:“这是我收集的抗战文物的一部分,你看,这是抗战时期的报刊,还有抗战时期的书籍。”沈敦武的收藏中,大到日军的军事地图,小到抗战时期的烟盒,每一件都来之不易。

  “这张是日军空投的传单,是我去日本时,一位日本朋友转让给我的。”沈敦武说,这张传单是1938年底,日军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地区后,向我国国统区空投的传单。传单上可以看出,日军已经封锁了中国当时最为重要的铁路线和全部对外海域。

   收集的信封邮戳得了金奖

  一套由抗战时期的贴片信封组成的邮集,在沈敦武的众多收藏品中,格外引人注意。沈敦武把这些装裱好的贴片一张张摆放在桌面上,介绍说,这是今年5月份在长沙“2014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中,斩获了邮政历史类金奖加特别奖的作品《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外邮路》。这是东莞市集邮界自1997年以来获得全国邮展的最高奖项。

  大家可能会以为信封上的邮票最珍贵,其实不然,沈敦武说,主角是这些信封上的邮戳。

  记者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装裱好的信封,这封信是从中国上海寄往瑞典的,最早一个邮戳日期显示是1943年9月7日,上面共有密密麻麻6个邮戳,路经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1943年11月2日在土耳其经转,又经过十几个国家才到瑞典。

  这邮戳有什么好珍藏的? 沈敦武说,这些邮戳上的日期,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封邮件上有好几个邮戳,代表着这封邮件经历的路线,也就是当时的邮路。其中有不少是秘密邮路,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邮路的艰难。“比如你手上的这封,上面就有土耳其的邮戳,就是当时诞生的土耳其邮路。”沈敦武说,邮路能够还原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真相,这些信件证明,中国是如何突破日军层层封锁,向国外传递信息的。

   收藏是为了不忘历史

  为什么沈敦武会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这么着迷,还专门研究当时的邮路?聊起这个,沈敦武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这要从他小时候集邮的兴趣说起。

  1957年,7岁的沈敦武刚进入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子弟学校读书。“我周围有比较好的集邮氛围,邻居都在集邮,我也开始对集邮有了兴趣。我一年级的时候,对爸爸妈妈唯一的请求就是,给我买一本集邮册和订全年国家发行的邮票。”沈敦武说,由于家境还算宽裕,他的要求,父母都一一满足了。

  那时沈敦武可能也没想到,这一集邮,就坚持了50多年。不论是十年寒窗的穷学生时期,或是到处打比赛的运动员,或是摸爬滚打在军营里当兵,还是在事务繁忙的外企当管理人员,他一直把邮集带在身边,不断收集,不断研究。

  “但是,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和邮路感兴趣,还是1968年在军校读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封1938年2月由中国驻越南河内总领事馆海防办事处寄给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实寄封。”沈敦武说,起初是这封信上的外国邮票吸引了他,后来才注意到邮戳。当时日军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已进行半年多,处处对中国进行封锁,国内外如何通邮,引起了他的思考。

  这封信上的邮戳显示,是从滇越铁路过来的。沈敦武这才知道,原来滇越铁路是当时一条通往国外非常重要的邮路。

  “抗战时期的邮路是个非常有意义的题材,抗战后期,在交通几乎完全断绝的情况下,中国是如何与外界沟通的?”沈敦武开始有意识地侧重这方面的研究。

  除了收藏这个时期的信封邮戳研究邮路外,为了获得相应的史料,他也开始收集抗日战争时期的报刊、传单、书籍等。

  “收集得越多,越了解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残酷。希望这些文物能还原历史真相,让子孙后代都不要忘却。”沈敦武说,这就是他收藏抗战文物的目的所在。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