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职业教育如何让更多企业参与和受益?
职校学生在劲胜精密的实训基地操作最新的自动化设备。记者孙俊杰 摄
在一个拥有四千多名员工的大型制造厂,厂方指着装配流水线告诉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曹永浩:“学生来几百个都可以,这里都装得下。”
十年前的这一幕,至今让曹永浩感到痛心:“我们辛辛苦苦进行三年的中职教育,到头来学生只能在流水线上操作,那我们培养的意义在哪里?”
正是这种痛心,成为激励曹永浩提升中职办学的原动力。
十年后,在塘厦镇,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华为班”正式开设,40多名学生组成一个中职班,可直接学习中国最牛通信运营商的内部网络课程。该校校长肖胜阳坦言,与华为的合作,相比深圳的职业教育还是太晚了。但在东莞尚是开始,他正在努力洽谈与华为的校企合作。
衡量一个地方的产业是否发达,技术人才支撑是否足够是关键指标。
在这当中,职业教育就承担着非常鲜明的教育和社会功能。一方面要为学生成长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就是为地方社会 经济 发展服务。
作为东莞市一级统筹的中职教育,它的生机也是城市营商环境的一面镜子。
职业学校的“善变”之路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所在的长安镇是五金模具制造重镇,模具产业发达,名企众多。2007年,曹永浩找到了东莞汇丰精密模具公司寻求合作,在全省首创了“车间进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模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制造工艺和生产理念也不断更新换代。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始终学到最新的知识,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今年学校放弃了与汇丰公司多年的合作,转而投向了在智能制造领域崭露头角的广东隆凯公司。
曹永浩说,与汇丰合作多年感情非常好,放弃合作确实很舍不得,但为了学生则必须选择技术实力更强的行业领先企业,学校要与时俱进就只能“喜新厌旧”。
隆凯公司就是曹永浩眼中模具智能制造行业的“旗手”,该公司很早就实现了制造过程中车间无人化、控制远程化和决策智能化,柔性制造技术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在智能制造领域实力强劲。但该公司执行董事刘守春却表示,企业发展中对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始终难以满足。
一方寻求学生与尖端制造业共同成长的条件资源,另一方则寻求突破发展先进智能制造产业过程中的人才制约,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与隆凯公司的合作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除了在新厂区内规划专门区域用于开设中德合作的职教班,让学生接受德国数控、模具等方面的课程培训外,隆凯公司还提供资金、场地、订单以及创业辅导,开办了模具创客园,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曹永浩坦言,前几次的校企合作虽然成果显著,但校方始终处在被企业和产业所推动的角色。他表示,之所以“善变”,是因为自己还存有一点“野心”——希望学校能在研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至少可以和企业并驾齐驱”。目前在双方合作开办的“企业项目合作中心”,学校师生已经与企业工程师合作申请了十项精密模具生产专利。
不久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的考察团参观了上述项目中心后,提出合作意愿,希望将部分研究项目在落在此处。
学校变成“孵化创业园”
事实上,在了解企业需求,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方面,东莞各中职学校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校长吴强辉就直接将“学校”变成“孵化创业园”,按照写字楼的形式,对原教学区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并联合了多家本土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吴强辉将这种方式叫做“校企融通”。
走在教学区里,与走在一家科技园区并没有多大区别。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入学后,根据双向选择,参与到不同企业的市场化项目中“上班”,在市场的打拼中学习到实用的技能。
吴强辉说,“校企融通”教育模式,由企业派出工作人员到学校,投入资金并带领学生组成“项目公司”,“真刀真枪”参与到企业的市场项目中,学生由上课改为“上班”,报到改为“打卡”,实现教学管理企业化和市场化。
东莞市商业学校则通过“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由企业专家来校对学生团队现场进行个性化指导,开展校企的联动培养。该校校长邓任涛说,聚大电商产业园在园区内挑选30家企业进驻校园,将企业的真实工作作为课程实训内容,实战操作。
抓住企业的职业痛点
以前的中职叫做“职中”,职业高中,作为一种补充性的教育,只是满足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需求。“要说职业教育改革,最显著的成功就是纠正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将职业教育真正定位为培养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东莞市教育局职成科负责人说。
既然是技术,就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门类,具备职业性和教育性两种属性。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有企业、行业参与,必须校企合作。但现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是不高。”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有关负责人坦言。
近年来,随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在人才和市场的供需上,一直处于一种微妙平衡关系,即一方面市场对熟悉高级技术的人才十分紧缺;另一方面是人才需求的企业渠道和路子并不是那么顺畅。相对而言,中职学校相对基础的技术教育定位,在市场需求端还稍显弱势。
如何抓住企业的“职业痛点”呢?东莞理工学校校长巫云和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校长肖胜阳都不约而同对准了“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也在彼此竞争发展,巫云认为,人才与企业、人才与市场,不是单纯的实用型、专业对口的人才输送,还有很多软性的因素在里面。通过与众多企业沟通,巫云发现企业对员工的首要要求不只是专业技能,更要有积极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此,东莞理工学校还打造了“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和拍摄了教育视频《走近企业》。
“即便你是一个技术能手,但一上岗位就谈条件,一做事情就要加班费,这样的人让企业很头疼的。我们有责任在学校阶段,就把这些问题分解出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样也能减少企业用人的磨合周期。”巫云说。
肖胜阳认为,时代在变,企业在变,学校的发展理念应发生变化。他举了个例子,2007年,学校成功与联想集团开设“联想校企合作专班”,直接向联想输送应用技术人才。但学校在与联想等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发现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招工难而是留人难,企业对员工的期待有八成是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对企业的忠诚度等素养。
为此,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也打造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双优的中职课程体系,使学生不仅学习专业技能,而且让学生学习团队合作、有效沟通、时间管理、企业生存等16门职业素养课程,使学生在职业心态、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均接受系统而全面的企业化培训。
“收容所”变成不可替代
“相比高职和应用型科技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中职孩子年龄偏小,通过各种实用型培训,能够成为优秀的操作技术人员,但心智成熟、技术沉淀和创新应用方面,还需要时间。”巫云说,“我们一开始想将会计专业的孩子送进会计事务所实习也不容易。实话说,事务所觉得是负担。”
巫云坦言,中职学生的教育局限是一个方面,但另一个方面实习不应作为企业的负担,更应共赢。
于是,巫云变换角度开导对方,他的学生到事务所实习,将来再到事务所服务的客户企业去上班。这样既能稳固和服务好现有客户,还能拓展新的业务。如此一说,会计事务所欣然答应,最终还录用了几名实习生。
现在的中职教育是作为和基础教育并行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提出来,被作为职业教育路径中的中等层次。从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大背景下,中职依旧是在满足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的需求的“收容所”。
尽管通过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绝大部门中职学生毕业就可以成为熟练的技术型人才,满足东莞产业经济的基础人才需求。但职业教育,要从“收容所”转向“不可替代”,又需要怎样的路径?
东莞市高训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首先还是要理顺职教体系,打通中高职衔接通道,建设高职和本科;其次要改革职教管理体制;再次要下放中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这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思考,这当中出现一些问题的断层,需要不可替代性,需要整个教育体制的突破。技术型人才的层次性,需要统筹管理。”市教育局职成科负责人说。
现在的中职学生就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选择升学,一个选择直接就业。“现在比例上面,还是以就业为主。”市教育局职成科负责人说,很多中职生的素质很高,到高职以后学的很多东西早就已经掌握了,说明高职现在的培养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如果高职期间真的能按照相应的专业层次进行培养,那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很可观了。”
作为教育的另一支体系,职业教育的本质还是要为技术类专业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人生憧憬。再回到了对教育本身改革的思考,如何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巫云在为学生找各种实训渠道的同时,也重点布局师资。“孩子们懂的,老师必须要懂。”巫云说,“把老师送到企业合作,将企业实际项目变成课程开发,转变成为更多规律性的教材,普及更多的学生。”
■声音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城市定位清晰职业人才培养才能有的放矢
随着东莞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制造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非技术工人的需求会下降。无论是对于制造业转型还是职业人才培养来说,下一步的发展都首先面临一个城市定位问题。
如果这个定位不明确的话,就存在制造业是为谁而服务的问题。
过去很多东莞的工厂没有自有品牌,更多的是为人家做配套的零配件类的生产企业,那做配套是做外需的配套还是内需的配套?这个就很不一样。包括现在做的“机器换人”,也要建立在加工贸易有的做的前提下,但是这个前提能否继续成立还是个问题。
同样,产业工人到底是需要非技术工人还是技术工人呢?这跟我们所讲到的职业教育就很有关系。职业教育东莞很早就开始做,当时还做了职业技术城,但这个职业技术城到底是做什么的,培养的工人服务什么样的产业,是做出口外向型经济像参与“一带一路”,还是跟佛山去比拼内源型经济?这些方面还不是非常清晰。
东莞现在还是什么都想做,定位比较模糊。要想让职业教育配合东莞的定位的话今后必须有所突出。
具体到学校,东莞的职业技术学校可以跳出东莞把珠三角地区都作为服务的对象,这要看校长能有多大的本事。如果往届培养的学生是市场所需要的,而且素质很高,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对职业学校来说最理想的状况,是和企业合作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培养。
珠三角作为制造业中心,学校针对不同技术工种进行培养,这是最起码的。但是做起来没有这么简单,问题就在于凭什么辐射全区域的是东莞的职业学校而不是佛山、深圳甚至中山的职校?这还要看东莞本地的职业学校能否扎实做好调研,对企业的需求全面调查,对资源进行充分挖掘。这个是学校现在需要做的事情。
记者 王慧 方镇彬 陈志强 靳延明 何建文 见习记者 陈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