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莞城警方破公安部目标毒品案 缴毒200多公斤

22.07.2016  23:24

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也就是“止咳水”,因为其含有可待因、麻黄碱成分,可刺激中枢神经达到镇痛、镇静、止咳的作用,大量服用会产生快感和幻觉,长期饮用则易使人上瘾。

记者昨日从东莞莞城警方获悉,2016年初以来,莞城警方在东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等业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经过精心经营、周密部署、连续作战、全链条打击,成功打掉一个特大贩卖新型毒品复方磷酸可待因止咳水犯罪团伙,共破获贩毒案件11宗,抓获处理涉毒人员40名,缴获可待因止咳水粉剂2.1万袋(每袋重约10克,下同),约重217.79公斤,以及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7瓶(每瓶120毫升),查扣涉案汽车3辆、毒资2.8万元。

线 索

贩毒人员大肆贩卖可待因止咳水

2016年初,莞城警方接到线索称,一伙以彭某为首的贩毒人员在东莞城区、企石镇等镇街大肆贩卖可待因止咳水,而彭某的上家“湛江佬”日常库存量达1~2吨。

可待因止咳水属新型毒品,且数量巨大,在青少年群体中大有蔓延之势。”办案民警称。该线索引起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经逐级上报,该案被列为公安部目标案件加强经营。

专案组经初步侦查发现,该伙贩毒人员经常在东莞市莞城、南城、寮步、企石等镇街的大专院校、中职学校、网吧等一带大肆贩卖可待因止咳水,其中相当部分购买者是青少年学生。

经过专案组连续2个多月的细致摸排,一个以彭某(男,32岁,湖北人)、“湛江佬”为首的特大贩毒团伙逐渐浮出水面。通过大量摸排比对工作,专案组成功掌握了该团伙的人员构成、上下关系以及个人基本信息,收网行动随即展开。

收 网

警方多次深挖扩线抓获40人

2月2日,抓捕行动正式开始。2月2日至3月6日期间,专案组先后抓获贩毒嫌疑人黎某(男,34岁,湖南人)、张某威(男,30岁,莞城人)、罗某源(男,28岁,莞城人),查获可待因止咳水近3000小袋。

通过进一步扩线深挖,3月12日,专案组捣毁了一个在企石镇以士多店作掩护的分销点,抓获贩毒嫌疑人吴某泉(男,61岁)、杨某容(女,58岁,吴某泉妻子)、吴某(男,34岁,吴某泉儿子,均为揭阳人),以及吸毒人员黄某豪、廖某华。

吴某泉一家三口共同经营着士多店,在正常合法经营的同时,还贩卖可待因止咳水牟利。”办案民警说,此次行动共缴获可待因止咳水376小袋。

3月18日至5月5日期间,专案组再次深挖扩线,抓获林某森(男,42岁,惠来人)等8名涉毒人员,缴获可待因止咳水2000多小袋。“许多吸毒者同时‘兼职’贩毒者,可见毒品销售渠道正从组织化、网络化向零星化、独狼化演变,公安机关较难发现、打击和查处。”办案民警表示。

5月10日,专案组在寮步镇百业路抓获贩毒团伙主要头目彭某以及贩毒嫌疑人梁某冬(男,24岁,湖南人)、张某峰(男,27岁,阳春人),在南城街道抓获吴某某(男,22岁,四川人),共缴获可待因止咳水6122小袋、现金2.8万元、作案汽车2辆。“彭某等人是经营合法药品销售生意的,但同时也贩卖毒品可待因止咳水‘创收’。”办案民警称。

5月17日,专案组在湛江市成功抓获贩毒团伙最上线“湛江佬”陈某强(男,31岁,遂溪人)。

据介绍,这次收网行动共抓获处理涉毒人员40名。

警方提醒

谨防新型毒品迷惑青少年群体

办案民警介绍,该案具有鲜明的毒品犯罪动向性和社会危害性特别大的特点,需要引起各级禁毒部门的高度关注。

涉毒不法分子在毒品利润不断增长的暴利驱使下和公安机关不断增强的打击高压下,不断‘推陈出新’。可待因止咳水具有成本更低廉、制造更简易、外形更难辨、毒性更强烈、吸食更方便、扩散更迅猛的新特点,成为当前涉毒犯罪的新苗头、新动向。”办案民警称。

此外,由于新型毒品短期吸食一般没有明显的戒断症状,同时贩毒分子刻意为新型毒品披上了“止咳水”、“药用品”、“不上瘾”、“价格低”的外衣,迷惑认知能力不强的青少年群体。

在本案侦查过程中,侦查员发现贩毒嫌疑人主要在青少年群体集中的学校、网吧等场所活动,同时在本案抓获的40名涉案人员中有部分为未成年人,充分说明了吸毒群体由以往无业闲散人员为主逐步向青少年群体扩散。”民警告诉记者。

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联合公告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行。但一些行政职能部门和社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此认知力不足、治理力不够、抵制力不强,客观上为可待因止咳水“开辟”消费市场创造了隐蔽条件。

另一方面,可待因止咳水储存、销售、携带、吸食非常方便,不需要特定的场所、环境、设备、器具,因此相比以往传统的毒品更具隐蔽性,打击与查处难度更大。”民警分析。

警方表示,当前新型毒品逐渐取代传统毒品占据毒品主要消费市场并向青少年群体快速扩张,吸毒“低龄化”趋势明显。警方将继续针对青少年进行禁毒灭毒的法制教育、辨毒认毒的认知教育以及防毒拒毒的技能教育,占领青少年思想意识阵地,从源头上萎缩毒品消费市场。

(来源:南方法治报 记者:陈健鹏 通讯员:朱宏 编辑: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