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观察:新“世界工厂”诞生记

03.03.2017  20:12

靓丽的增长数据背后,东莞的发展已经变换了逻辑。曾经,工厂、工人、货柜车是这个“世界工厂”最真实的写照,但如果今天外界还保持这一根深蒂固的认识,就已经OUT了。

8.1%的增速!GDP6827.67亿元!这是东莞2016年交出的答卷。对于这些年一直处在升级风口中的东莞而言,显得难能可贵。

从2007年开始,东莞走出了一条快速探底到复苏反弹的曲线——2012年一季度, 经济 增速甚至跌至罕见的1.3%,此后在外界的持续关注中,东莞经济增速缓慢上升。直至今日,又恢复到相对稳健的增长。接下来的2017年,东莞市委、市政府也显得颇有信心,将增长目标定为8%~8.5%。

靓丽数据的背后,东莞的“世界工厂”已经变换了逻辑。曾经,工厂、工人、货柜车,是东莞最真实的写照,但如果今天外界还保持这一根深蒂固的认识,就已经OUT了。

“新动能”引发总理点赞

2017年春节前夕,东莞的智能机器人龙头拓斯达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广东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机器人企业,实现了从产品经营到资本运营的跨越。从2007年以50万元创立到走进资本市场,该公司仅仅用了9年时间。

在拓斯达等一批机器人企业的带动下,东莞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目前,全市工业机器人研发及生产企业70家,约占全国总数的10%。“倒回10年前来看,这是不可想象的。”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对《南方》杂志记者感慨地说。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代表,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的勃兴,正是东莞产业变革的一个缩影。

过去多年里,“三来一补”、低端加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是东莞最典型的特征。2008年 金融 危机后,遭受重创的东莞痛定思痛,开始了刮骨疗伤式的转型升级。

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东莞悄然间发生了巨变。

东莞市科技局科技政策调研科科长柳景蛟告诉《南方》杂志记者,6年前东莞的科技型企业大概2000家,现在接近6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等都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总的趋势看,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在减少,高新技术企业在增加。”他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为和步步高。

2012年,华为启动东莞基地建设,将终端业务放在东莞。2016年,在莞的华为系和步步高系企业,均实现总营收超千亿元,打破了东莞营收超千亿企业为零的尴尬。

当前,这个曾经以代工起家的加工大市,除了诞生了一个庞大的智能手机产业之外,一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崛起壮大。

高新行业龙头企业的集聚,为东莞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近几年来,东莞的一般工业增加值只有5%~8%,但是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增幅都是两位数的。”柳景蛟介绍说。

这一新的态势,让2016年10月到东莞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不禁为之点赞。他鼓励东莞保持发展势头,“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旧动能不断焕发生机”。

不一样的生产车间

流水线上,原材料经由数十个工人逐次加工、转手后,最终成为产品。这是过去东莞无数加工厂的经典一幕。但今天的东莞车间,却是另外一幕。

位于松山湖的瑞必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手机玻璃盖板生产商。这家企业的知名度,不仅来自于业内排名靠前的出货量,更来自于智能化生产的样板效应。

2012年,公司刚成立不久后开始上马自动化设备,CNC精雕、化后检验等流程都安装了先进的自动化流程。改造带来最大的效果,便是成本下降、质量提升。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包中文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相比以前,人力节省了90%,良品率则从92%提高到了97%。“特别是良品率的提高,大大减少了损失。”他说。

2016年5月,瑞必达入选为国家评定的工业4.0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包中文说,加工制造的创新环节关键在于设备和生产工艺。“将来,设备、管理、仓库等诸多环节都将实现自动化,用机器人串联起来,基本实现无人工厂。”包中文说。

升级换代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中泰磨具塘厦公司。两年前,中泰模具在行业低迷期逆势 投资 设厂。公司总经理吴伍雄告诉《南方》杂志记者,投资的底气来自于自动化生产,整个工厂投资2.2亿元,其中智能化设备的购置就接近1.8亿元。他们相信,智能化改造后,竞争力要比同行更强。

这背后,是东莞这两年来轰轰烈烈的“机器换人”行动。

2016年东莞市政府的“一号文”,就是以“机器人智造”为主题。2014年9月以来,全市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2698个,总投资约386亿元。

不管是源自招工难的被动应对,还是出于提高品质和效率的主动作为,东莞车间换新貌的大潮已经不可逆转。

7万多高端人才集聚的背后

工厂、老板、工人,曾经是构成东莞经济最基本的元素。但是如今的东莞,却有另外一股力量在急剧扩张 。

2013年5月,梅琼风来到东莞横沥镇的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一住就是3年多。近几年来,这名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经常游走于当地的模具企业之间,跟老板们探讨技术解决方案。

“珠三角的中小企业众多,许多没有单独研发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引进外地的科研院校团队,可以弥补这一块短板。”梅琼风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类似这样的团队,在东莞已经非常普遍。

“东莞的升级关键在于加工贸易,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而这一块恰恰是东莞的短板。因此需要一批能为整个行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工研院副院长刘国祥说。

引进研发人才跟当地企业对接,是刘国祥当前主要的工作。在接受完《南方》杂志记者采访后,他就匆忙赶着接待一个博士后团队。“一方面利用这个平台去服务对接企业,一方面整合高端研发人才,让技术成果在我们这里落地。”他告诉记者。

东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琳介绍,截至2016年底,东莞共有海内外人才130多万名,其中高层次人才7.5万名,中央“千人计划”专家31名、省市创新科研团队53个、领军人才55名、特色人才182名,各项人才指标均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

这些人才的集聚,正成为东莞创新路上的主推手。

“东莞的创新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引进科研创新力量,推动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升级。”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对《南方》杂志记者分析说,但东莞的产业升级,还远没到可以写下句号的时候。

2月10日,东莞发布了市政府“一号文”,推出《关于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的意见》,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推动试点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

新“世界工厂”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