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诸侯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精准发力破解园区统筹“老大难”

22.12.2016  13:41

松山湖(生态园)已成为全市创新资源集聚高地。记者  孙俊杰 摄

谢岗镇银瓶创新区内的大连机床创业孵化基地。

“如果这些设想都能够不折不扣地实现,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不亚于当年县改市之于东莞后来发展的意义。”12月21日,东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幕。看完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在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一名基层干部如是说。

让这位在东莞土生土长的干部激动不已的是,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推进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发展的描述:“要创新园区开发模式,突破制约园区发展的行政管理、土地开发、投融资、交通联通等共性问题,‘一园一策’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

正如多名长期扎根于园区统筹一线的政府干部在看完报告后所言,报告所提出的几乎每一项举措,都直击过去多年制约园区统筹实现突破性进展的问题所在。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的政策方向,让他们觉得,这一次,东莞似乎在治愈诸侯 经济 所形成的阿喀琉斯之踵上下对了药。

市直管镇行政架构渐露弊端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软件胜于硬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市直管镇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最大化地发挥了这些软件的效能。”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东莞市委原书记李近维是当年东莞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实行市直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城市的操刀者。

1988年,东莞正式升格为地级市,开创性地建立起地级市直管镇的行政架构后,曾陆陆续续有上级部门表态东莞可以设县撤镇,但却均被东莞婉言拒绝。

但在当时地方主政者的考虑中,改革开放初期,东莞的工业化城市化底子薄、基础差,急需尽快完成原始积累,但争取招商引资时又面临周边兄弟城市的竞争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等挑战,必须探索出一套合适的行政机制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设立县一级政府,相当于要养多几套县级政府班子,这些人要坐车,要发工资,还有其他行政开支费用,把钱都用完了,就没有多少钱可以用来建马路、搞水利等基础设施了。而且不设县的直筒子行政架构减少了层级,指令上传下达效率更高,可以最高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

就这样,在改革开放前30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东莞在独创的市直管镇扁平化行政架构基础上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大胆向各镇(街)简政放权,形成高效、精简的行政体制,造就经济发展奇迹。

市镇村组,四轮齐转;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年均增速20%以上,城镇化水平接近90%,用20多年的时间走完其他地区用200年才能走完的发展道路……想起这些峥嵘岁月,李近维至今仍心潮澎湃。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已变化,依靠土地、资源、人口红利等要素投入所换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渐显疲态,市直管镇所长期形成的分散式发展,让“诸侯割据”式行政架构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

2008年3月,网友夜郎锅王在名为《东莞,浮华的外表和沉重的肉身》的网文中就以虎门和厚街为例分析,虎门镇服装业很有名,但是虎门没有会展中心。相邻的厚街镇有一个设施先进的会展中心,但虎门却不愿意将服交会放在厚街举行。夜郎锅王说,不合理的行政区划使各个镇之间缺乏合作,需要拿出更多珍贵的土地资源进行小而全的建设,导致巨大的浪费。

有展览业人士就此进一步指出,会展业的案例,可以说是东莞受诸侯经济所累的生动案例。作为世界工厂,东莞专业镇众多,各类专业展会也不少,可举办起来却十分分散。不像广州、深圳等城市,会展业都集中在某一区域,形成全球认可的城市会展品牌。究其原因,便是每个镇都各自为政,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没有从片区乃至城市整体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而这,仅仅是“诸侯经济”制约东莞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近年来,无论是在官方层面,还是在民间层面,“诸侯经济”一直饱受“夜郎锅王”们的批评。

随着东莞在过往20多年经历高速列车般的快速发展,市直管镇这一扁平化的行政架构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等弊端在实践中开始暴露,全面深化改革这一行政管理体制在官方和民间已形成共识。

正如原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所言,发展到现阶段,原来行政管理体制的软件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硬件的需要和期待。东莞需要的是从顶层设计上统筹跨镇街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