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过年习俗逐个数 一起来感受下这浓浓的年味
东莞人总说,感觉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其实,年味就在我们的过年习俗里。然而,我们对东莞过年的风俗习惯又了解多少呢?呵呵,下面小编带大伙一起走进东莞过年习俗——
1、花市
“一家大细行花街”是广东人民独有的春节民俗,东莞也不例外。东莞人曾有“行过花街才过年”的说法,意思是先逛迎春花花市后过年。在《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记载:“东莞市每年都有固定的迎春花市,一般时间在农历新年前一个月开始至除夕结束,市民都要到花市采购鲜花,既可装扮居室,也盼来年有个好兆头。”位于莞城东门广场和新河北路交界路口的莞城东门路花市,可以说是东莞人气最旺的花市,而且大多数顾客都是地地道道的老莞人。年货、年桔、鲜花样样齐全,一处处姹紫嫣红。莞人逛花市,图的就是热闹、喜庆,在这几天里,千万别怕嘈杂,怕拥挤,大家摩肩接踵的,相互蹭一蹭贵气和福气,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2、团年
东莞过年习俗从冬至就开始陆续展开,其中,团年这个传统算是传承得比较好的一项了。团年,就是全家团聚过年的意思。离乡游子,非迫不得已,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来吃团年饭。团年饭的饭桌上有三道菜不可没有,其一是鱼,以示“年年有余(鱼)”。其二是“慈菇”,以示子孙满堂。主妇做得特别多,又不切开,当然不入味,吃不完,以示子子孙孙永不断。而隔夜慈菇特别入味,东莞有谚语:“隔夜慈菇,卖田也要食。”其三是鸡,团年饭必有鸡,家家杀鸡,故广东歇后语:年尾鸡公唔敢啼(提)。
3、卖懒
据民国《东莞县志》载:除夕祀先祠,食蚬。小儿持熟鸭卵行,且呼曰:“卖冷”。其“卖冷”即“卖懒”。在东莞方言中,“冷”“懒”同音,又是同借字,故俗曰“卖懒”,取卖去懒惰之意。每到年三十,小孩子就要换上新衣服、新鞋子,穿上新袜子。母亲奉神明,先煮好鸡蛋,每个小孩子一个,在鸡蛋上插上一炷香,他们拿着鸡蛋走出门口,将香拔出来放到地上,轻声唱着: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懒。然后把鸡蛋吃了。也即是把懒虫丢掉,祈望在新的一年里勤奋向上,不断进取。
4、开年
正月初二“开年”,这天是探外家日,在中午的时候以三牲(亦有用鲤鱼的)等祀奉神及祖先,祀毕,以鸡或鹅、猪肉、年具中上的人家以八盒或六盒等物往母家及契家处探年。俗语说:“五月初五,年初二,无定寻钩挂盒箩。”即指出嫁女探年,探节时,所送的年具及探节的粉果之多而说的。
5、舞狮
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而广东多数会“醒狮”,在清溪、樟木头、石排、横沥、厚街等镇街,舞麒麟也是比较普遍的。但是相对于以往来说,大规模的醒狮巡演已经不多了。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据说,麒麟与凤凰、龟、龙并称“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人们视麒麟为吉祥物,在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故有“麒麟吉祥”之说。
6、开灯
凡去年生下男孩的人家,为祈祷小孩顺利长大,均在正月初二日至十三日之间择一吉日,男孩之父必须购买带角纸灯一盏,悬挂在祠堂或庙堂正中央,以求让祖先认识自己的子孙而加以庇佑。开灯的时候,均择潮水长时祀神,祀毕,由家长拿一小刀在灯上剖一瓣,故名开灯。是日必设宴款客极为热闹,由开灯之日起,那纸灯上早晚必须点烛,俟后又另择一吉日,以酒馔祀奉,称为庆灯;十三日,名曰灯头生日,照例亦需灯庆的。结灯的日期,大约在十六左右。
7、腌年桔
过完年后,很多人家把年桔摘下,腌制“咸大吉”,这是止咳化痰的良方。是年秋天,需要润喉养肺,最简单的就是泡杯暖暖的咸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