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成果展开幕
《东纵雄风》
《改革潮钟》
《抗日火炬》
东莞时间网讯 历经三年时间周密筹备、精心创作,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终于全部完成。12月17日下午4点,该创作工程成果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展期至2017年1月15日。
本次成果展中,4号展厅展出十件作品,分为十大主题,是东莞辉煌历史的缩影,全方位展现了东莞文化与东莞人的风骨。此外,5号展厅还展示了工程活动花絮,有多幅创作草稿、设计方案以及创作期间的采访视频等,再现三年时间内,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心得,值得艺术爱好者观看、学习。
东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称该工程具有题材精选、创作团队精选、内容和形式精选三大亮点,是东莞近年来少有的精品力作。他还建议,在市内外进行巡展、与唯美陶瓷公司合作制成陶瓷画应用在公共建筑上等,加强宣传工作,发挥这批作品“存史载道、公共教育”的作用。
一次文化与精神的溯源之旅
在开幕式上,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介绍了“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情况。
该工程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 新闻 出版局主办,岭南画院承办。同时,它是第一个系统地以东莞历史作为创作主题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实施同类型项目规范执行的大型美术创作项目。
通过专家的反复论证,从东莞悠久的历史中凝练出“蚝岗曙色”“大明长城”“虎门国魂”“海贸前沿”“可园遗韵”“东莞风骨”“抗日火炬”“东纵雄风”“建筑三杰”“改革潮钟”十大主题,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延伸至改革开放的当下,跨度达五千余年,涉及政治、军事、 经济 、文化等领域,是东莞辉煌历史的缩影。
工程历经三年时间周密筹备、精心创作,艺术家们共创作了十件巨幅艺术品,其中油画5件、国画4件、雕塑1件。这些向来为外界所乐道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与任务,不但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同时也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东莞文化与莞人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本工程的实施,是东莞人追本溯源的一次文化与精神旅程。
进一步打响东莞文化艺术品牌
开幕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发表讲话。“近几年来,东莞市民有了度过‘文化周末’的新习惯。”潘新潮说,当天的开幕现场就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文化周末”场所。5年来,东莞市重点打造东莞名人名史文化品牌,至少做了12件重点工作,在市行政中心广场落成的“影响中国的东莞人”雕塑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对于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潘新潮评价说,这是打造东莞名人名史文化品牌的重要项目,呈现出“精选历史题材、精选创作团队、精选创作内容和形式” 三大特色。“这十件作品,是东莞近年来的文化精品力作,具有审美教化、存史载道两大功能。”潘新潮建议说,在市内外进行巡展、与唯美陶瓷公司合作制成陶瓷画应用在公共建筑上等,加强宣传工作,发挥这批作品“存史载道、公共教育”的作用。
此外,潘新潮还希望,参与本次工程创作的各界人士能继续合作,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延伸创作更多东莞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进一步打响东莞文化艺术品牌,为申报东莞历史文化名城作出新的贡献。
展览艺术性与学术性俱佳
展览中的十件东莞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其背后有艺术家们无数的草图、小稿、样稿支撑着,浸透了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与心血,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本次成果展,除在4号展厅展览十件作品外,还另辟5号展厅,展出了工程活动花絮,通过专业策展理念将每件作品的主题历史内涵、作者创作思路、各时期草图、创作场景、学者评论文章等条理性、系统性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构成一个学术性、策划性、教育性极强的展览。
据了解,为了锻造高水平的美术作品,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从全国各地遴选业界知名艺术家参与,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开展选题的创作。为了真实地再现不同时空的历史场景,艺术家们根据不同的选题,展开专题采访、广泛搜集史料与文献,征询不同领域的专家意见,考证名物,力求以最真实的视觉还原历史特有的面相。创作过程中,举行了多次看稿会,邀请国内外评委、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对艺术家提供的草图进行论证、修改,力求贴近创作主题,提高艺术作品的历史意识和艺术水平。
《东莞风骨》的主创人员、东莞美协主席、岭南画院终身名誉院长黄泽森表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他与搭档广泛读书,积累大量素材,在他们创作“东莞风骨”这一主题时,选取了东莞十大名人,考虑到文人具有雅气和书卷气,黄泽森选用了水墨画这一形式。
部分作品欣赏
《东纵雄风》
3.3m×2.2m×1.5m 雕塑
作者:许群波
关于雕塑《东纵雄风》的创作,是先从历史出发,以“百花洞战役”为线索,尽可能去尊重真实的历史,去当地考察,通过访问,查找一些有迹可循的历史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来创作。作品构图以“卷轴”的形式展开,浮雕与圆雕相结合,内容结合了地域特点,高山、江水、荔枝、香蕉、稻谷等,所有人物从历史画卷引出,由高密集的低浮雕、高浮雕、圆雕构成整个向前冲锋的态势,背面则作为东江纵队的文字介绍,以实际形式形成一个活的画卷。
《改革潮钟》
2m×2.59m 油画
作者:包泽伟
《改革潮钟》以1978年东莞在全国率先创办的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为缩影来构思画面,创作过程紧紧围绕着手袋厂生产车间的情景展开画面,人物关系的组合、整体感氛围与主要人物的中心组合是围绕着“港商”“厂长”“打工妹”等,紧扣“三来一补”——“手袋”的主题。在整体色彩调子的把握、油画造型与色彩处理上,运用了现实主义的结构造型和色彩表现技巧,尽量真实地再现当年手袋生产车间环境,并借题发挥油画语言所烘托出的环境处理。
《抗日火炬》
2.53m×4.38m 国画
作者:王大鹏、莫世峰
要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场战争发生在大都市,这样的特定环境不能回避,不然就不能准确表达主题内涵。因此,对特定环境的营造是作品成败的关键。画作在处理上既有大都市的环境特点,又笼罩在战火硝烟之中,并加强了烟柱的气势。建筑物一方面采用虚的处理,同时要与战火有机地结合,衬托出前景的人物活动,昭示着夜色中战争的残酷已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