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笔记|东莞队员护理的“白衣战士”出院了
今天(6日),有一个数据让我们记忆深刻。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湖北省有超过3000名医护人员被感染。
在抗疫战斗中,多位医务人员因感染发病而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为之惋惜和悲痛。而当一名“白衣战士”转变为一名患者,内心的波澜起伏难以形容,他们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也需要支持。东莞医疗队的队员宋秀婵作为荆州本地被感染医护人员小雪的主管护士,与整个广东医疗队合力,把她从病魔手中抢了回来。
今天,小雪康复出院了。是的,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终会寒冬一去又如往春!小雪,加油!大家,加油!
市第八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宋秀婵:
被感染的护士小雪康复出院了
小雪是我来荆州后,主要负责分管的一名重症患者,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抗疫“白衣战士”。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好转,3月6日康复出院,我内心是无比激动及欣慰。
小雪是一名90后的护士。春节期间,她主动向护理部申请到战“疫”最前线支援。身为家中独生女,她瞒着父母主动请缨到一线,踏上战“疫”之路。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当值的第二天,她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前胸后背开始隐隐作痛,伴有发烧。
虽然进入隔离病房的前,她早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2月7日,反复发烧4天,肺CT示肺部感染性病变,门诊以疑似新冠肺炎将她收入院。
脱下“铠甲”,小雪从一名“白衣战士”转变为一名患者。2月20日,小雪以患者的身份进入了她昔日的战场,而初到荆州的我被委派为小雪的主管护师,负责小雪病情的全程跟踪。小雪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内敛,熟悉的环境,陌生的身份,让她看起来很无助,无所适从。
刚开始,我的到来并没有减少她的防备,但当我们深入交流后,原来我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ICU控”,我们都喜欢ICU的工作。在那里,是我们挥洒汗水与实现理想的沃土;在那里,可使得一个个珍贵的生命一次次转危为安;在那里,可以亲身鉴证生命的奇迹。就这样,我们话题打开了,她也放下防备,敞开心扉,配合治疗。
2月23日,钟南山院士亲自为小雪远程会诊。小雪的病情牵动着我们广东医疗队所有人的心,每天广东专家团队为她进行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多方讨论,共同决策,并固定责任护士管床,畅通沟通渠道,设立床边专用手机,建立小雪救治群,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成效,为她的康复努力。
在重症隔离病房,封闭式的环境容易让人产生压抑情绪。我根据她的情况制定康复计划,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并对心理、情绪、饮食、排便、睡眠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全程跟进。
小雪的病情逐日好转,活动量循序渐进增加,从被动到主动,从床上到下床,看着她下床活动从一开始的1米范围到整个病房来回走动,从吸氧下活动有点不适到现在脱氧活动血氧在98%以上,一阵阵的感动油然而生。
凭借着医护团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扎实的护理基本功,小雪的病情稳定下来,今天出院了。
在小雪与病魔的战争中,她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有无数的人与她一路温暖相伴,重燃她生的希望。
出院前,她对我说:非常感谢你们!面对疫情,无论是护理者的角色,还是患者的角色,她从来都未曾害怕过,因为她相信自己,也相信我们,相信春暖花开的日子一定会来!待完全康复后,她将回归与我们并肩作战,全力争取最后的胜利!
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护师梁伟文:
正是因为爱,才感觉不到重
算算日子,来到这边,很快就要30天了。尽管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并未感觉无聊。不用上班的时候,就和亲朋好友聊聊天。回想刚来的那一天,依然感慨万千,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对于生命中遇到过的你们,我只想说:谢谢你们,一直和我同在。而我此刻,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告诉你们,对我来说,有多重要。
先是医院的同事。接到命令的那晚,你们在群上就开始为我想着准备的东西,一直聊到2点半。而第二天一大早,护长就起床去商店准备为我购买生活用品,店里没有的,其他的人就从家里给我凑。
于是,带着家里已经捡了一箱的行李,来到科室发现又多了两大箱,直到来到了这边,当赛肤润、安普贴、输液贴一样样都用得上,而几乎只有我一个人带齐了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才明白你们当时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起这些东西都是你们给我准备的,真的特别自豪。
我的妻子是我的大学同学。来武汉多日,你的担心,你的脆弱,我都懂,我的坚定,你也懂。那天在登机前,你只是木讷地不断重复:放心吧,有我在,家里都会好的。直到要过关了,你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虽此去未有归期,但我定不负你的寄托,早日回家。
来到这边后,孩子和你过了1岁的生日,她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和人视频,也学会了叫爸爸。孩子啊,爸爸并不是什么英雄,我就是你的爸爸,希望你能如你的名字一样,这辈子活在我们中华人民创造的“良辰美景”中。
出发前,我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准备,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和父母好好告别。因为我比普通群众深知这次病毒的危险。虽怕感染,但是我又怎能放弃这份融入血液的责任。后面打电话告知时,你只有一句话:一定要做好防护啊。因为你们知道,这里比家里更需要我。
还有个2018年在我科室做疝气手术的阿姨,得知我要驰援湖北,每天都在微信给我鼓励。
你们的牵挂,是我每天前进的动力。人的一生太长,能让我遇到了这么多特别的你们,尽管背井离乡,但我是负爱前行。正是因为爱,才感觉不到重。余生很长,请多指教。
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护师王甘玉:
护理的盲人老爷爷有个心愿
3月5日,在驻地酒店整理行李箱,无意中又看到了被我珍藏的出发援驰武汉的机票。一个多月来的一幕幕又开始浮在眼前。1月28日晚,我还在飞机上,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准备降落在武汉。前几天,武汉下起了小雨,有点冷。在上班途中,听那个接我们上下班的公交车司机大哥说,这个时候的武汉每下一次雨,气温就上升几度,就再也不会冷了。路边的花儿也都开了,听说武汉大学的樱花儿也开了。
上周,从监护室转了一个盲人爷爷到我所管的床位。换吊瓶的时候我问爷爷,眼睛是先天还是后天失明,爷爷告诉我,他2岁的时候生病,那时候在农村,家里人求神拜佛没及时送医给耽误了。我又问爷爷结婚生子没,爷爷说有,而且子女都很出息孝顺,儿子是设计师,女儿是老师,本来想培养个医生的。可惜,心愿没成功,希望将来孙辈能出一个医生。
爷爷还告诉我,他学盲文,学用电脑,都是用电脑登微信发信息,这样比手机方便。
爷爷真的很厉害!爷爷普通话说得很好,很标准,我以为他不是武汉人,是从外地过来的。没想到我猜错了,爷爷是本地人,普通话是从小听广播学的。我们聊了很多,聊得很开心,爷爷还笑出声。
我告诉爷爷,不用担心,只要好好吃饭配合治疗,他很快就可以出院和家人团聚的。对我说的话,爷爷一概接收,他说自己很有信心。
看到我们的努力能帮助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团聚,真的很开心。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取得抗疫的胜利!
全媒体记者 李春燕/文
受访者供图
全媒体编辑 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