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非遗项目千角灯制作招募“接班人”啦

07.04.2016  10:53

千角灯。(首席记者 陈帆 摄)

传承人张树祺。资料图

东莞时间网讯 你想成为千角灯制作的“接班人”吗?记者昨日从莞城文化服务中心了解到,莞城将开办“东莞千角灯传习所”,邀请东莞千角灯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树祺免费教授千角灯的制作技艺,目前正面向社会招生。只要你的年龄在15周岁以上,50岁以下,不论户籍,均可报名,报名方式详见“文化莞城”微信公众号。

成为传习所一员的你将有机会和张树祺一同制作花灯,参加花灯展,同时还有机会前往佛山灯饰厂观摩学习。授课地点或将设在位于人民公园内的东莞市博物图书馆(东莞千角灯传承基地)。

培训为公益性质  报名不限户籍

千角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莞民间工艺的瑰宝,它有一千个角,一千盏煤油灯,高约4.5米,宽约3.5米,整体呈橙色。8条龙依附在灯顶的八方,年画、花鸟虫鱼琳琅满目绣画在灯上,栩栩如生。

千角灯起源于宋朝,由于历史原因,濒临失传。目前东莞千角灯仅有3盏存世,分别挂在莞城文化报告厅的大堂里、东莞市博物图书馆二楼以及东莞文化馆非遗展厅中。

为了更好地传承东莞千角灯的历史文化和手工技艺,培养更多掌握东莞千角灯扎作技艺的接班人,莞城拟开办“东莞千角灯传习所”。

据了解,东莞千角灯传习所为公益性质,常年举行固定周期性培训,并邀请东莞千角灯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树祺亲自授课,让学员们掌握搓线、编制多角立方体骨架、扎作灯主体骨架、雕琢通花纸、粘贴等手工扎作技艺。

只要你的年龄在15岁以上、50岁以下,不论户籍,对东莞千角灯的历史文化和扎作技艺有兴趣,并能保证上课出勤率,都可以报名,计划上课时间为每周六下午2点半至5点。报名时间截至4月15日。

东莞千角灯制作工艺传承堪忧

东莞千角灯传习所的授课人是东莞千角灯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树祺,古稀之年的他也是目前东莞千角灯的最后一位代表性传承人。

张树祺的师傅是他的父亲张金培——东莞千角灯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4年初,莞城政府决定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东莞独有民间工艺瑰宝——千角灯。正是这个时候,张树祺才真正学习千角灯的手工技艺。2005年,张金培再次领着张树祺制作了一盏千角灯。

2009年,张金培去世,张树祺成了东莞千角灯最后一位传承人。2014年,张树祺受东莞市文化馆和莞城政府的邀请,为东莞市文化馆新馆非遗展示厅扎作了一盏东莞千角灯。

莞城文化服务中心卢小姐说,千角灯这项民间工艺瑰宝的传承令人担忧。“目前能整体独立制作一盏千角灯的只有张树祺一人。”卢小姐说,张树祺现年龄较大,千角灯制作工艺正面临失传,希望通过传习所的活动,让千角灯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千角灯威水史

2004年  莞城政府力邀老艺人抢救保护制作东莞千角灯,使东莞千角灯重现人间。

2005年  东莞千角灯获得山花奖金奖第一名和“中华第一灯”的荣誉称号。

2006年  东莞千角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  东莞千角灯参加第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荣获金奖。

2010年  广东省文化厅批准确认东莞市博物图书馆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千角灯传承基地”。

2014年  东莞千角灯的再次制作引起广泛关注,本次制作的千角灯放置在市文化馆新馆的非遗展厅内,于2016年2月完工。

2015年  千角灯参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举办的“联合国70+华人当代艺术设计创意成就展”活动。

2016年  东莞市文化馆新馆开馆,第三盏东莞千角灯作为市文化馆新馆的镇馆之宝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