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预防有机溶剂中毒 铸就职业病防治的莞版经验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郑俊彦 通讯员 莞安)美国某网站曾发表题为《有毒技术》的文章。文章称,明鲲鹏(音)19岁进入苹果公司供应商ASM太平洋科技公司工作,被要求每天使用已知的致癌物苯,但没有获得相关培训或个人防护设备。这名年轻工人在22岁那年生病了,医生最终诊断他患有职业性白血病。
历经一年争论之后,ASM太平洋科技公司同意对明鲲鹏进行赔偿,但是赔偿金不足以支付他所需的治疗。2013年12月,这个年轻人从医院楼顶跳了下来,成为自杀的中国电子业工人之一。该事件迅速发酵并受到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发生在制造业的有机溶剂中毒事故最多,苯及其混合物、甲苯和二甲苯、汽油和柴油等三类化合物是导致有机溶剂中毒的主要危害物。
以制造业著称并处于转型中的东莞,职业健康尤其是有机溶剂中毒备受关注。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职业卫生专家马争表示,2003—2013年东莞市报告职业病中以有机溶剂职业中毒占比为主,发病率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子、金属加工、制鞋业。
涉外企业占新发职业病发病例主流
2014年,塘厦和长安有两家电子信息生产企业因发生多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被市安全监管局责令停产整顿并处10万元的行政处罚。据介绍,发生中毒的作业场所均为无尘车间,中毒工人在擦拭手机屏幕玻璃时所用的“洗板水”含有正己烷,而用人单位未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未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防护设施(通风排气设备)不达标、未为员工配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最终导致职业性中毒的发生。
马争表示,近年来我省新发职业病发病例数居前3位的分别是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噪声聋;以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为主。近年我省报告新发职业病总数有上升趋势,东莞市近年新发职业病位居广东省第4位。
根据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的新诊断职业病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新发职业病分布比例最大地区依次为长安、黄江、塘厦;2015年和2016年新发职业病病例中,港澳台经济企业所占比例均为最大,分别为38例和37例,其次为外商经济企业和私有经济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有机溶剂是引发职业中毒的主要因素。有资料统计显示,我省职业中毒事故大多发生在涉外企业,其中因接触有机溶剂中毒的约占九成,新化学品及不明毒性化学品中毒事故也频频发生。
有机溶剂中毒存在明显的工业特征
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经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人体暂时或永久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造成有机溶剂中毒。
有机溶剂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一般在石化企业或密闭空间作业多见;东莞市常见的有机溶剂中毒以慢性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电子、制鞋箱包、金属加工、玩具制造等行业。
马争指出,正己烷中毒、苯中毒这些职业病多数属慢性病,往往迁延不愈;而三氯乙烯中毒、二氯乙烷中毒这些职业病多数起病急、凶险性高,这些疾病一旦患病,后期治疗费用和生活保障费用成本相当高。因此做好预防很有必要。
马争告诉记者,2003—2013年东莞市报告职业病中以有机溶剂职业中毒占比为主。发病率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子、金属加工、制鞋业;引起急性中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引起职业性慢性中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苯、正己烷、铅。
马争表示,东莞市有机溶剂职业中毒发病与生产工艺和岗位操作特征密切相关,以使用苯、正己烷、三氯乙烯等为代表的有机溶剂岗位,员工手工作业,溶剂挥发吸入致病为主要特点。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机器换人工程实施,有机溶剂职业中毒会逐渐下降,有机溶剂职业中毒存在明显的工业时代特征。
从源治理,构建职业病治理体系
事实上,市直管镇街的特殊行政架构,体量庞大的中小型制造工业企业,2013年东莞工业法人单位逾5万家、从业人员400万;以及生产粗放、规模小、投入少等,给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带来了严竣挑战。
面对挑战,东莞市把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早在2011年就把职业病防治纳入市政府规划,推动各部门联动互通,共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同时,将职业健康监管职责与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一并列入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当中,构建职业健康大监管格局。此外,市安监局把专项治理作为抓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重头戏,引入第三方专业研究机构和行业专家力量,持续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企业从严开展执法监察,并广泛开展以职业病防治为主题的企业教育培训。
数据显示,2016年,结合我市有机溶剂使用广泛、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作形势,市安监局重点对制鞋、箱包制造、船舶修造、家具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电镀等有机溶剂使用行业,共计2918家企业开展了有机溶剂使用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涉及触害劳动者3.4万人。
经过一系列持续而有力的职业病治理创新举措,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明显增强。2016年,我市在全省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季度评价通报中,多次获得表彰和肯定,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监督执法数据等指标排名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据了解,每减少一例职业病的发生,将能为社保节约数十万元的支出。东莞近年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后,职业病谱已发生改变。马争表示,目前噪声聋占比超过化学中毒,有效的源头治理和化学品物料的职业健康安全评估为预防和控制有效手段。
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职业病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应从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负责和个人参与中进行综合治理、分类管理。要加强源头控制,建立职业病危害分级分类管控等预防机制,着力构建职业病危害治理体系。加强职业健康法规标准、基础科研、技术支撑、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实施职业健康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战略,全面提升政府职业健康监管和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能力。
八大举措,有效预防有机溶剂中毒
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有机溶剂如苯是肯定的人类致癌物,1、2-二氯乙烷属于高毒类。对此类有机溶剂应从原料方面严格控制管理,做到原始级预防。此外,还应加强:
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完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控制效果评价。
原辅材料职业健康安全管控。尽量少用或不用含苯、正己烷、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的有机溶剂,以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代替以上有机溶剂。
优化生产工艺,做好通风排毒。
个体防护。给劳动者发放针对其作业岗位存在有机毒物的有效防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使用。
警示标识。在产毒岗位、车间门口等工作场所,张贴相应毒物的警示标识。
定期监测。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职业健康监护。根据劳动者接触的有机溶剂,针对性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按照检查结果落实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制度,做好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女工怀孕期和哺乳期需调离苯作业岗位。
疑似职业病。发现疑似职业病人,应及时住院医学观察,并进行职业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