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个直接落地试点项目动工

06.09.2014  12:04

   大朗一企业率先动工,标志着我市“直改”正式上路。

   东莞时间网讯 继8月26日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8月28日市委改革办牵头举办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改革试点首轮测试启动会议后,首个直接落地试点项目于昨日动工,标志着我市直接落地改革正式上路。

   大朗企业:成为“直改”首个试点动工项目

  自直接落地改革的消息见诸报端后,这项改革便受到了东莞企业热烈响应。大朗东莞日清包装有限公司率先按照改革方案办理报建手续,向有关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成了首个享受改革红利也是首饮此项改革“头啖汤”的企业。

  昨日上午,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东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与建设单位大朗日清包装公司预约,按时到达项目施工现场监督交底。监督站核对各参建单位责任人员,召开现场监督交底会议,检查施工现场开工条件、设计文件等相关技术资料后,项目即可动工建设。

  试点项目如何看待这项改革?据大朗日清包装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纳入了直接落地改革试点,有利于项目赶上了施工的黄金季节,为整个工期节省了大量时间,项目早完工早投产,早日占领市场,提高了经济效益。

   市委改革办:“直改”还权于企业、赋权于市场

  “直改”创新了传统的审批模式,由“防范先行”到“信任先行”。这项改革对于市场最大的红利在哪里?市委改革办主任邓涛表示,直接落地改革的最大红利,莫过于围绕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延续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还权于企业、分权于中介、赋权于市场”的改革模式和思路,重新明确各主体责任。

  “还权于企业,分权于中介,赋权于市场。”邓涛进一步说,所谓“还权于企业”,突出了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我约束的责任。

  所谓“分权于中介”,直接落地改革通过实行批审分离,推动政府职能转移,将更多的建设设计、技术审查等事项转移到中介机构。

  所谓“赋权于市场”,直接落地改革通过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完善诚信机制,强化清出机制,形成和维护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秩序,让违规失信的企业和中介在市场上断财路,实现“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