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次高规格举办优秀毕业生座谈会

31.07.2015  18:05

座谈会结束后,徐建华与参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一一握手。 记者 郑琳东 摄

东莞市首次高规格举办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徐建华向毕业生抛橄榄枝  盼给力家乡发展

东莞时间网讯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昨日,东莞首次高规格举办全市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东莞本地毕业生情系莞邑的深情。

座谈会特意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在读优秀大学生代表,以及2015年应届高中优秀毕业生代表、15所中学校长参加。记者了解到,能参会的都是东莞学神级人物,华师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云计算研究中心专家赵淦森,Google公司美国硅谷总部技术员陈伟杰,正在香港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的李蓁……他们为家乡发展带来了自己的思考。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涛主持会议,副市长喻丽君参加。

完善政策引导毕业生回莞发展

本地毕业生是东莞人才队伍的重要生力军,做好毕业生联络服务工作是实施“人才东莞”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建华说,希望毕业生坚守爱莞情怀。“不管你们前往何方、身在何处,身体里永远流淌着家乡的血液,家乡始终惦记着你们。”希望大家主动担当起“为东莞代言”的职责,成为社会各界了解东莞的一扇窗口。

同时,徐建华希望毕业生能坚持提升自我,矢志创新创业。敢于创新、善于创造、勤于创业是东莞城市的重要“基因”。参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陈伟杰、谢松江等,就是勇于创新创业的榜样。

徐建华寄语,广大东莞青年传承东莞的创新薪火,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积极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实践,为东莞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

徐建华希望,毕业生能给力家乡发展。希望大家积极为家乡的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努力发挥各自的人脉、声望优势,为东莞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努力发挥各自的资源、要素优势,将东莞作为技术升级、扩大投资的首选地区,实现个人事业进步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东莞优秀毕业生对家乡建言

李蓁:女,30岁,东莞南城人,正在香港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获香港政府全额奖学金。在读期间,被香港大学选拔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一年,留学期间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

建言:我认为,除了引进流失在外的人才之外,关键还靠我们自己的教育!想培养优秀的本地人才,重心一定是在中小学教育。我建议,一是要提高中小学优秀老师声望,加大奖励力度。二是增设逻辑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三是改善现行教材缺陷,引导优生发展。

赵淦森:男,38岁,高埗下江城村人,目前是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副院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联合教授,国家云计算专委会以及国家大数据专委会委员。

建言: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打造更好的教育体系和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可以依赖自身教育体系来对东莞发展进行人才血液的制造和输送。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机制和平台,针对性地联络本地人才,引导和鼓励本地人才回来东莞创新创业;积极支持本地人才协助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等。

东莞的产业发展定位可以考虑大数据制造和加工。加以适当培训和引导,大部分有一定受教育程度的产业工人也能够转移到本行业中,可以同时解决传统产业转型过程中产业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以及新产业中的技能型人才的问题。融合当前国家推行的“互联网+”思路,可以衍生出来多种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服务。

相关

东莞将在北上广武四地筹建莞青人才促进会

昨日,记者获悉,目前,驻京联络处正计划借助北京东莞建设研究会、北京人才工作站等平台,通过建立优秀东莞大学生档案及相关联络机制,打造“智库型驻京机构”,做好莞籍在京毕业生的引进、交流、供需对接等工作。

团市委正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筹建东莞青年人才促进会。由在四地工作、学习的东莞籍青年人才等群体自愿组成,并在当地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合法公益社会团体。

促进会将会建立城市青年人才数据库、电子名册,通过网站、QQ群、微信群等方式团结凝聚四地莞籍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座谈会、文化体育艺术活动、联谊交友活动等形式,打造东莞学子灯光会、青年人才座谈会、青年人才沙龙、文化体育节等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