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设“夜间法庭” 方便当事人打官司

27.11.2015  10:41

■晚上灯火通明的东城法庭。(记者 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昨晚7时15分,为了讨要公司拖欠的3300元劳动报酬,55岁的清洁工张月英头一次坐到法院的原告席,十米之距的对面,是其原东家委托的代理人。

此时,法庭周边的办公楼宇昏暗,不少市民已下班回家,东城法庭却是一派工作景象:身穿法袍的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正襟危坐,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各自发表意见。

缘何这里的法庭夜间开庭?原来,当事人白天抽不出空,法院便人性化换位思考,首次开设“夜间法庭”方便当事人打官司。

清洁工:被拖欠3300元工资

张月英说,她原来在东城一家家具公司做清洁工,公司从2014年6月开始拖欠劳动报酬,直到2014年11月,公司以经营不善需裁员为由将她辞退,并于当月支付了6000多元报酬,但仍欠3300元没给。

“我的腿脚不便,对方拖欠一年多,无奈之下只好向法院起诉。”张月英说,清洁工作每天从早上6点钟就开始,一直做到下午5点半,如果请了假,就没人搞清洁了。“法院通知我晚上来开庭,女婿陪我来,还是挺方便的。”开庭之前,张月英觉得法院的安排,挺为她着想的。

在庭前法官助理组织双方进行证据交换,并庭前组织调解时,张月英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公司愿意支付这笔钱。随后,本案主审法官、市第一人民法院院长陈斯宣布庭审开始。记者注意到,由于张月英文化水平不高,陈斯用通俗易懂的话询问张:“如果让我来审理这个案子,你有没有意见?”经过再次确认后,认定双方的调解意向符合法律规定,法庭予以确认。

庭审就此结束,法官助理立即制出民事调解书,送达给双方。张月英说,原本钱也不多,但公司故意刁难她,多亏有法院主持调解,那么快就可以拿到钱。

针对当事人应诉不便情况

对于“夜间法庭”开设的目的,陈斯表示从两个方面考虑。法院原本案多人少,东莞的法官一年人均办案300多宗,现在临近年底,清案压力大,法官加班已是常态,既然如此,加班的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写判决书,也可以开庭审理。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清洁工、闹离婚的白领等,白天参加庭审不方便,所以我们考虑能否用更人性化的方式,以最贴心的审判服务践行司法为民。”但陈斯强调,“夜间法庭”只是针对当事人应诉不便情形下的个性化定制,不会大规模推广,“对广大干警加班加点很心疼,不希望所有干警都参与‘夜间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