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10年至少697青壮年猝死 30岁是发病最高峰

21.07.2014  11:55

  中大教授研究猝死的东莞青壮年特点,2004年~2013年数据统计显示。

  ●其中超90%为一线工人

  ●集中于男性,30岁是发病最高峰

  ●春夏之交异常高发

  “无论你在哪里下单,最后都在东莞制造”,数以百万计的产业工人将青春献给东莞,在夜以继日的劳作中,有的工人一觉睡去,便再也醒不过来。

  去年9月,白天繁重的劳动过后,35岁的工人王富杰吃完宵夜回到宿舍,用几分钟时间冲凉,躺上宿舍中属于他的那张硬板床。第二天清晨,他被工友发现死在床上,他的死因被鉴定为猝死。

  今年4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成建定等专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像王富杰这样的青壮年在睡眠中不明原因猝死的案例,从1990年1月至2013年8月,24年间东莞至少发生了1124例,其中2004到2013年的10年间有697例,而且案例越来越多,发病的高危因素依然存在。而且“不明原因睡眠猝死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劳动强度大、文化程度低的一线工人、保安、清洁员等人群中。

   研究样本

   东莞24年至少1124青壮年猝死

  东莞外来工众多,从1990年开始,东莞等农民工聚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在睡眠中不明原因夜间睡眠猝死的案例就逐年上升,这引起了法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这类猝死往往发生于平素体健的青壮年男性,法医学尸体检查查不出明确死因,只能归类为“青壮年猝死综合症”,又名“不明原因夜间睡眠猝死综合症”(简称“SUNDS”)。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成建定联合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公安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人员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分别对东莞1990年1月至2001年8月,东莞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东莞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SUNDS病例进行了分析。

  三个研究涉及的病例都来自东莞市公安局法医学检案资料、东莞市公安系统死因鉴定资料库。这些病例的遴选标准较为严格:(1)平素体健的青壮年;(2)在睡眠中急死;(3)排除了物理、化学、生物等暴力因素致死;(4)尸检未发现致死性病理改变;(5)排除了具有明确死因或有可疑因素可解释其死因的病例。

  报告显示:东莞1990年1月至2001年8月SUNDS病例为284例;东莞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SUNDS病例为328例(其中2001年为53例);东莞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SUNDS病例565例。

  记者统计后发现,1990年1月至2013年8月,东莞24年间SUNDS病例至少有1124例;而且SUNDS病例近年来的发病数远高于过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