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不一样的东莞2015之转型:产业布局再加鞭

29.01.2016  11:43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外部 经济 形势持续严峻的重压之下,在“三个走在前列”催人奋进的号角声中,东莞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转型道路。

转型升级,去粗存精。去年初,东莞打响了一场“两高一低”企业整治与退出的攻坚战。在备受瞩目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纳入退出计划的54家造纸企业中已关停53家;纳入工业燃煤锅炉整治范围的13家造纸企业的34台锅炉,全部按计划关闭或提标改造。此外,排查发现的165家新增无证无照污染企业和小作坊,全部完成清理或整治。

与此同时,标志着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的新兴产业,正在这座被人们称为“世界工厂”的城市飞速崛起。截至去年11月,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七大新兴行业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22万户,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敢立潮头扬风帆。在从来不欠缺创新精神与转型勇气的莞邑大地,产业转型高歌猛进的势头正以燎原之势铺陈开去,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四新”经济在东莞遍地开花。

在寮步,千年来远近闻名的莞香盛市已然重现,沉香生产经营企业及商铺已达80多家,覆盖研发、生产、加工、批发及零售等范畴,年产值达7亿元,全市共种植莞香树大约1.6万亩,数量超过80万株,“中国香都”的复兴指日可待。

在松山湖,动漫产业集聚效应凸显,2015年第七届漫博会再掀高潮,随着广东动漫行业联盟在莞揭牌成立,莞企更开始引领全省动漫行业抱团发展。

而在风口上的互联网产业,东莞板块也已渐成雏形。统计显示,全市互联网产业年总产值估测在200亿元左右,包括雨林木风、115科技、星座屋、东游网、菜虫网、易得科技、盟大集团、健客网等一批互联网龙头企业开始崛起。在时代的风潮下,东莞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纷纷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在内贸电商和跨境电商方面,2015年的东莞亦可圈可点。东莞与阿里巴巴、淘宝、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入。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390亿元,约占全省的10.6%,增长16.9%。全年共发送国际小包3441万件,日均9.43万件,同比增长181.6%。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30多年前,东莞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凭借“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开创了经济发展的东莞奇迹。但当历史的车轮行进至今,产业转型已是迫在眉睫。所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莞以巨大的决心和信心,走上了一条产业转型的光明大道,向世界展示出“世界工厂”别样的魅力和风采。

▲2015年5月30日,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率领的东莞市党政代表团,赴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问计转型升级。图为代表团考察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徐建华、袁宝成等与马云交谈

▲2015年8月2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在东莞厚街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东莞创意产业园区如同雨后春笋地涌现。图为2015年1月23日,东莞首届设计周活动在“工农8号”开幕

▲ 2015年11月22日,2015年莞香采香日文化活动上,工作人员展示采下来的头香

▲3D打印助推东莞产业转型。目前东莞市有超过100家企业涉足3D打印行业。图为横沥模具展上的3D打印技术展示

▲2015年6月17日,2015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在东莞厚街开幕。本次展会全力打造专业化更强、国际化更广、市场化运作更成熟的升级版展会,3天意向成交额928亿元。图为专业采购商进场参观采购

▲2015年东莞共发送国际小包3441万件,日均9.43万件,同比增长181.6%。图为东城下桥跨境电商国际小包处理中心

图/记者  郑琳东  郑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