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政策东风 "三大抓手"驱动梅州振兴发展

27.06.2016  22:07
梅州能在2015年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考核中实现‘三级跳’,是落实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政策’和抓好‘三大抓手’的成效体现,客观体现了梅州近年来的工作成绩。”梅汕高铁开启梅州的高铁时代,更多的高铁规划线路正接踵而至。

  编者按:

  在刚刚出炉的“2015年度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梅州以89.90的考核评分获粤北地区首位,同时在粤东西北12市中总分位居第一。从2013年的第九位到2014年的第四位再到2015年的第一,梅州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连跳三级”。本报今日起连续推出综述报道,全方位盘点梅州在振兴发展中的成功实践,明确路径,凝聚共识,为当前和今后全市经济发展鼓劲升温。

  ●本报记者 罗娟娟

  作为广东省的生态屏障,梅州在守住生态红线的重压下,乘着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政策”的东风,依靠“三大抓手”的强大引擎,在“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中成功破题,开足马力构建起“一区两带”发展的新格局。

  “梅州能在2015年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考核中实现‘三级跳’,是落实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政策’和抓好‘三大抓手’的成效体现,客观体现了梅州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张运全说,连年来,梅州聚焦产业和项目,带来了交通改善、园区建设和城市扩容提质的加速,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提质增速。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达955.09亿元、103.58亿元、568.02亿元和24.1亿美元,分别增长8.6%、21.5%、39.4%和13.5%。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GDP增速全省第四、粤东西北地区第一。

  一年百亿,梅州县县通高速

  2015年,梅州的交通发展注定被载入史册:梅汕高铁正式动工,梅州有望在2019年进入“高铁时代”;济广高速平兴段、汕湛高速五华段建成通车,梅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82公里,在粤东西北地区排名第二;新机场选址初步确定;鹰梅铁路、浦梅铁路、龙川至梅州至龙岩客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2015年全市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00.1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67.9亿元,增长23%。

  在构建高速交通体系的当下,梅州的步伐也在“高速”前进。去年,总投资189.6亿元、里程共184.8公里的兴汕高速兴华段(含畲江支线)、梅平高速、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已动工建设。在兴汕高速兴华段(含畲江支线)建设现场,各种大型机械正在烈日下来回运作,各项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6.81亿元,完成总投资的35.75%,预计2017年将建成通车。

  梅平高速正在开展用地材料报批、土地和房屋征收的丈量工作及工程施工招标等工作,其中梅县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房屋的丈量工作,将于今年7月全线动工,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征拆工作进展顺利,将于今年9月全线动工,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不仅如此,总投资111.6亿元、里程共80.3公里的东环高速、丰华高速、兴汕高速五华至陆河段项目正加快推进,也将在今年动工建设。预计至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747公里,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各县(市、区)互联互通。

  而高速铁路和机场将让梅州与世界实现互联互通。在梅县区南口镇的梅汕高铁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挖土机也在不停地运转。目前,梅汕高铁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今年1至4月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96亿元,占总投资92.73亿元的7.51%。借助厦深高铁的贯通,梅汕高铁2019年建成后,将极大缩短梅州与珠三角、汕潮揭和海西区的时空距离,融入全国发展格局。梅汕高铁开启梅州的高铁时代,更多的高铁规划线路正接踵而至。据了解,我市正稳步推进“双龙”高铁、鹰梅铁路、浦梅铁路的建设,“多龙齐飞”的局面呼之欲出。

  除了地面的“巨龙齐飞”,“空中巨龙”也在飞速发展。梅县机场自1987年建成并开通第一条航线“广州-梅州”航线以来,目前已发展至9条航线,通航12个城市。如今,新机场选址初步确定,并完成口岸扩大对外开放列入“十三五”规划的申报。随着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梅州,将从过去不靠大江、不靠大海、不靠中心城市“三不靠”地区,变身为连接三省的“潮汕平原北上开拓腹地的交通枢纽”。

  近600项目带来园区近380亿年产值

  在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四大组团”之一的丰顺县,国道235线在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穿园而过,沿途的路灯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已施工完毕。目前,园区已完成征地1800多亩,引进合同项目18个,计划投资50.4亿元,园区经济正成为丰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在产业集聚带另一组团的五华县,已形成了四个工业园区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进园企业达101家,河东工业园区引入富胜实业等10个计划总投资40亿元的项目,华城电线电缆产业园和安流工业区也奋力前行,共同推动五华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产业集聚带核心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总投资10亿元的25个二期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建设,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根本。随着“两大政策”的落实,梅州正在努力克服产业“短板”。去年以来,我市以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为依托,借力穗梅对口帮扶共建产业园区,重点推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标准、投资规模、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目前,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已获省批准并成为省级发展平台;8个县(市、区)均规划建设了一个省级产业园区或集聚地,实现了省级园区的县域全覆盖。

  随着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和项目的陆续落地,全市园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15年,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完成工业总产值378.98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4.81亿元,实现税收16.16亿元,分别增长22.5%、26.2%和34.7%;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累计新签项目90个,计划投资总额383.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69.01亿元;累计入园落地项目596个,其中建成项目483个,在建项目113个。

  创新模式,城区扩容提质宜居宜业

  锦绣国际、富力城等高端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粤东医院、外国语学校等大型民生项目投入使用……短短两年间,一座新城在梅县西片区迅速崛起。作为梅县新城的一部分,西片区囊括了嘉应新区8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范围达14平方公里,将成为梅县区行政文化商贸中心。穿过正在建设中的客都大桥,江南新城建设也正有序推进中。日前,规划总用地4万多平方米、投资5亿元的城市规划展览馆、青少年科技馆和具有人防功能的地下停车场等“两馆一场”全面启动建设。“两馆一场”是剑英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还包括风情街、儿童乐园、剑英公园升级改造工程等,总投资8亿元。目前,剑英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同步进行,计划9月底完工。

  为了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状况,近年来,梅州集中力量推动嘉应新区起步区建设,调整优化江南新城、芹洋半岛控制性规划,完成剑英湖周边6.66平方公里征拆,基本拉开了路网架构,“两场两馆三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同时,我市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引进11家商会总部大厦、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等32个项目,建成东汇城、锦绣国际等一批城市综合体。

  去年,江南新城棚改安置房和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分别获得2亿元和1.4亿元的国家“稳增长、促发展”专项基金支持,这是全省唯一获得两笔基金支持的项目。为解决江南新城征拆、公共服务建设约需投入200多亿元的资金问题,嘉应新区创新建设模式,优化新区开发资本结构,成功争取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推行PPP投融资模式,全力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发行企业债券,加快推进城市路网、地下综合管廊、安置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